千方网: 本站覆盖海量全网中医资源,《易玄佛道》稀缺资源 ,为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anfang991

中医治外科感染必读书

方震宇

中医外科发展到清代,产生了三个流派,分别是:正宗派、全生派、心得派。

全生派以清代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为学术代表。

正宗派以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为学术代表。

心得派以清代高秉钧《疡科心得集》为学术代表。

而全生派的《外科证治全生集》内容简要,立论、辨证、用药均有特色,三百年来,经毕法、许克昌、邹五峰、马培之、李前等中医名家传承发扬,影响深远。尤其是大名鼎鼎的孟河派创始人马培之,他力挺加持本书,使本书很多惊世骇俗的外科方如:阳和汤、犀黄丸、醒消丸、小金丹,广为流传。

但观本书之书名,亦信心非凡。王氏云:“至如外科杂症,全赖识症执方。余年七十有二,治病经历四十余年,用药从无一错,故敢辑是《集》,以公诸世,因名《症治全生》。”他号称“历症四十余年,百治百灵,万无一失”,所以书名命为“全生”。看到没?老汉我今年72岁,用药40年从来没错过!只要是个患者,在我手里从来都没治死过!战斗力满格哈!

王维德(1669-1749),字洪绪,江苏吴县人。为疡医世家,维德自幼承庭训,宗其家法,除精通外科以外,内科、妇科、儿科亦通晓,而且通卜筮。王氏以外科名世四十余年,晚年出版《外科证治全生集》后,本书风行乡里,“缙绅之家几于家置一编,每遇外症照方抄服”(《马评外科证治全生集·凡例》)。

王氏临证善辨阴阳。他反对疔疮痈疖循经投药,却不分寒温,不辨虚实。曰:“若凭经而不辨证,药虽对经,其实背证也”。他认为痈疽二证,就有阴阳虚实之分,“红痈乃阳实之证,气血热而毒滞;白疽乃阴虚之证,气血寒而毒凝”。他指出:痈与疽之治截然两途,世人以痈疽连呼并治,实是大误。故《外科证治全生集》将痈疽分论,此谓本书立论核心。王氏辨痈疽,重在望诊定色。曰:“遍身所患,止有红白两色。红者痈,白者疽,痈疽即其名也。有谓无名肿毒者,因未识其阴阳也”。“认定红白两色,是痈是疽,治即全愈”。故后世有评价:“以阴阳辨痈疽之别,以赤白明阴阳之著,实能补古方书所未逮,其词简,其法易,虽不明医者亦开卷了然于心目也”。

王氏认为,“未出脓前,痈有腠理理火毒之滞,疽有膜理寒毒之凝”;故治疗“以开腠理为要。腠理一开,红痈毒平痛止,白疽寒化血行。”红痈开腠,王氏每用醒消丸,他认为此方“为疗痈之圣药。”阴疽开腠,亦即温通之法,此为王氏平生得力之处,论述最详。他说:“诸疽白陷者,乃气血虚寒凝滞所致。其初起毒陷阴分,非阳和通腠,何能解其寒凝?已溃而阴血干枯,非滋阴温畅,何能厚其脓浆?盖气以成形,血以华色,故诸疽平塌不能逐毒者,阳和一转,即阴分凝结之毒,自能化解。血虚不能化毒者,尤宜温补排脓,故当溃脓毒气未尽之时,通其腠理之功仍不可缓。一容一纵,毒即逗留;一解一逐,毒即消散。”这里,王氏重点论述了温通开肤的重要性以及开腠、温补与解毒之间的关系,从而阐明了他温通开腠法的机理。故阳和汤的立方,他最推重麻黄、肉桂、炮姜三味,他说:“非麻黄不能开其腠理,非肉桂、炮姜不能解其寒凝,此三味虽酷暑,不可缺一也”。除阳和汤外,他尚有温散解毒生肌的阳和解凝膏和通窍活血解毒的犀黄丸,都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读中医书的好处_中医古籍校读法_中医必读书籍

道光年间,他的学生许克昌,于《全生集》所未备者皆采摭补入,名《外科证治全书》。如阳痈证治除录王氏治法外,加入发汗解表之法补充王氏之通腠治疗体系。

全生派的特色观点是:治法兼顾人身正气,减少病人痛苦,反对轻易切开排脓,禁用升降二丹等蚀药。“毒在皮里膜外,或应开刀,尚忌深过三分,恐伤内膜。若深入寸许,伤透内腑,病人何能堪此极刑,七恶之现顷刻。”

许氏亦云:“世人以升降药为外科拔脓之耍药,殊不知升降药乃盐、矾、汞,火力锻炼而成,药之霸道者也,去瘀生新,或有赖焉。若证患日久,气血本已虚亏,岂可任用霸剂?必补气血为主,禁痛禁烂,《全生集》中已切言之,焉可忽诸?”

这些观点虽然被外科其它流派所质疑,但亦为全生派出彩之处。全生派的反对过早切开,反对蚀药,是建立在独创有效的特色处方之上的。“所载诸方中医必读书籍,皆药到病除,切勿增减”。独创阳和汤、犀黄丸、醒消丸、小金丹等,备受后世医家推崇,至今仍是临床常用方剂。尤其是犀黄丸、醒消丸、小金丹,现在都是治疗各种肿瘤的经典方,而且疗效卓著。

现版《外科证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此书后经清末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评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书中先总述痈疽病因、证候、诊法并列症29种。按人体上、中、下三部分论外科病证治疗,并兼以内、妇、儿各科病症治疗经验,计外科效方75首,杂病验方48首。另介绍200余种外科常用药之性能及其他炮制,复附有作者治验之案,甚便于临床施用。

书中所载医案,都是作者积累40余年临床经验中的典型病例。记有喉证、发疽、瘰疬、痰核、恶核、乳岩、发背、腰疽、流注、横痃、杨梅疮、起肛、痘毒、囊脱、阴肿、烫伤等16种病证,不可不读。

外科疾病的治疗难点在于无头疽,比如急慢性骨髓炎。无头疽毒邪多深伏,正气虚惫,排脓无力。过用寒凉可使毒邪郁遏于内,更不利于托毒外出。因此中医必读书籍,根据外科全生派的体系,宜用阳和汤为底方,加入生黄芪、穿山甲、皂角刺之类,双补气血,活血散瘀,消肿散结,托毒排脓。

骨髓炎、骨结核、股骨头坏死与肾有关。肾主骨,肾足则骨健。故在治疗股骨头坏死与骨结核中,多加骨碎补、川续断、狗脊、龟甲、鹿角霜、狗骨等补肾强筋骨药,以利被破坏的骨质再生,使功能障碍恢复正常。

骨髓炎、股骨头坏死严重的多有功能障碍,甚者有畸形。本病痊愈后,亦应壮筋骨、通经活络,恢复正常功能。

好文转发!

千方网: 本站覆盖海量全网中医资源,《易玄佛道》稀缺资源 ,为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anfang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