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网: 本站覆盖海量全网中医资源,《易玄佛道》稀缺资源 ,为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anfang991
把脉又称为切脉,是中医师用手按病人的动脉,根据脉象,以了解疾病内在变化的诊断方法。切脉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古代传统医学家独创的诊法!
一、浮脉类(轻取即得浮脉主,浮洪濡散芤革全)
1.浮脉:举之有余按不足中医脉诊书籍,表证为主虚阳浮。
2.洪脉:脉体阔大实有力,来盛去衰热盛主。
3.濡脉:濡脉浮细软无力,虚证湿困二类主。
4.散脉:浮取散漫而无根,脉力不匀伴至数,脏气将绝元气散。
5.芤脉:浮大中空如葱管,伤阴之际如失血。
6.革脉:中空边坚浮搏指,亡血失精半产崩。
二、沉脉类(重按始得沉脉类,沉脉伏脉弱与牢)
1.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得,沉脉主里是唯一。
2.伏脉:重按推至筋骨得,邪闭厥病与痛极。
3.弱脉:弱脉沉细无力软,阳气虚衰气血虚。
4.牢脉:沉按实大而弦长,疝气癥积阴寒积。
三、迟脉类(一息不足四至迟,迟缓涩脉与结脉)
1.迟脉:迟脉一息不足四,寒证亦见邪热聚。
2.缓脉:脉来怠缓息四至,平人脾虚与湿病。
3.涩脉:迟滞不畅往来艰,精伤血少为虚证,气滞血瘀痰食阻。
4.结脉:迟而时止无定数,寒痰瘀血气血虚,阴盛气结症候全。
四、数脉类(五至以上数脉征,数疾促动)
1.数脉:五至以上不足七,热证亦主里虚证。
2.疾脉:脉来急疾七八至,热证亦主里虚证。
3.促脉:数而时止无定数,阳亢脏衰痰瘀食。
4.动脉:脉短如豆是动脉,滑数有力痛惊恐。
五、虚脉类(应指无力虚脉类,虚脉细脉微代短)
1.虚脉:举按无力指松软,虚脉虚证一对一。
2.细脉:脉细如线指明显,气血俱虚与湿证。
3.微脉:似有似无极细软,气血大虚阳气衰。
4.代脉:迟而中止有定数,跌仆痛惊脏气衰。
5.短脉:不及本部首尾短,无力气损有力郁。
六、实脉类(应指有力实脉类中医脉诊书籍,实滑弦紧长大)
1.实脉:举按充实而有力,实证平人两类全。
2.滑脉:往来流利指圆滑,痰湿食积与实热,青壮年脉或孕妇。
3.弦脉:端直以长按琴弦,肝胆病疼或痰饮,疟疾老年健康者。
4.紧脉:绷急弹指如转索,实寒疼痛与宿食。
5.长脉:首尾端直超本位,阳气有余或阳证、热证实证与平人。
6.大脉:脉体宽大无汹涌,病进健康两相背。
课程内容:
1、中医脉诊:常见脉象的特征及主病 高血压、心脏病的脉象掌握 ,
2、中医舌诊:正常舌象 舌质及舌苔的主病 如何看舌来判断人体的气血阴阳状况
3、中医望诊:面色与主病 望目 望鼻 望颈项
4、八纲辨证。
5、脏腑辨证:常见脏腑证型的辨证要点。
6、常见临床病的中医分析:感冒 鼻炎 咳嗽 头痛 眩晕 心痛等等
授课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教研室:陈启松教授。
专家教授简介:
陈启松 教授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医、教、研工作二十余年,热爱传统中医及中医教育事业,中医基础知识扎实。在教学实践中,能将自己从事临床实际工作的体会与经验与书本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讲授,并能将复杂深奥的中医知识,综合自己对中医知识的积累和理解,深入浅出地讲授给学生,使学生易于理解,产生兴趣,坚定了学生的中医思想,深受学生好评。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掌握了学生对本专业知识部分的难点、疑点等,能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能熟练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精通日语,能用日语讲授中医课程,在学校的对外教育中发挥了作用。
主要著作:
一.新版高等中医药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 《中医学基础》 编委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1,8
二.《中西医结合诊断学》 编委 科学出版社 2003,8
三. 21世纪高职高专教材《中医学基础》编委 科学出版社 2005,2
四.《中医诊断歌诀新编》主编 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5,7
五. 五版修订教材《中医诊断学》修订者 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6
上课时间:7月18号、19号,两天
上课地址:广州总校区
原学费3800元,现活动学费:580元,限30个名额。5人组团免1人。
报名咨询:
陈老师 (加微信请备注“诊断”)
上课地址:
广州总校区:
广州市荔湾区坦尾路44号广东省五羊职业培训学院3/4楼
我将朝着这个目标不懈努力。关注我!
千方网: 本站覆盖海量全网中医资源,《易玄佛道》稀缺资源 ,为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anfang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