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网: 本站覆盖海量全网中医资源,《易玄佛道》稀缺资源 ,为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anfang991
中医体质养生
之血瘀质
中医文化 源远流长
血瘀是指中医辨证中的一种证型,凡离开经脉之血不能及时消散,瘀滞于某一处,或血流不畅,运行受阻,郁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呈凝滞状态,称血瘀。
该类人群胖瘦均见,平素面色晦暗,皮肤偏暗或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眼睛经常有红丝,皮肤常干燥,粗糙,容易脱发,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点中医体质养生,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脉涩。常常出现疼痛,女性多见痛经。性格内郁,容易烦躁。易患出血、中风、胸痹等。
中医养生
穴位养护
1.膈俞:位于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正中线旁开1.5寸处。俯卧位或正坐位,在上臂自然下垂时贴于胸侧壁时确定肩胛下角,从两侧肩胛下角与后正中线相交处所在椎体为第7胸椎,在第七胸椎下有一凹陷,此凹陷旁开两横指(食指与中指并拢),以中指近端指间关节横纹水平的二指宽度为1.5寸,即为本穴。
2.血海:位于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在股骨内上髁上缘中医体质养生,股内侧肌中间。坐位,屈膝成90度,用左手掌心对准右膝盖骨(髌骨)上缘,二至五指向上伸直,拇指与其余四指约成45度斜置,拇指尖下,即为本穴。
3.操作:用大拇指或中指指腹按压穴位,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活动,以穴位感到酸胀为度,按揉 2~3 分钟。每天操作 1~2 次。
中医养生
起居养护
01
血瘀体质者起居作息要规律,尤其注意不要熬夜。熬夜伤血耗气,最易加重血瘀体质的不良状态。要避免寒冷的刺激,居室应当温暖舒适,通风良好。看电视、上网不要太久,“久视伤血”,用眼时间长了应当适当休息,注意静动结合、劳逸结合。
02
血瘀体质有潜在的体内淤血倾向,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运动可增进气血的流通,因此血瘀体质的运动调养非常重要。年轻人的活动量可适当加大,如跑步、登山、游泳、球类运动等。中老年人应采用小负荷、多次数的健身锻炼法,以促进全身气血的通畅,如太极拳、八段锦、气功、散步、广播操等。运动中要注意保持水分的供应,还要注意身体的各种不适症状,如头晕、胸闷或绞痛、呼吸困难、恶心、头痛,四肢剧痛、关节头痛、特别疲劳、双腿发软、行走困难、心悸心慌等,如有上述症状,应当立即停止运动,寻求帮助,或到医院检查。
中医养生
饮食养护
饮食原则
1、血瘀体质人群饮食根据不同的原因选用不同的食物。因引起血瘀的原因各有不同,根据病因选择食物很重要,如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则用补气食物,如黄芪、人参等;如血寒,致使血管收缩、血行不畅,用温阳散寒食物,如干姜、桂皮、辣椒等;津血不足,血流不畅,则用养血生津清热食物,如阿胶、石斛等。
2.在活血化瘀食物的基础上,适当加入理气食物,如陈皮、砂仁等行气以活血。
3.长期食用活血与养血食物,两者可交互使用。
食物选择
血瘀体质人群宜选食物:韭菜、油菜薹、包心菜、生藕、大巢菜、地笋、山楂、玫瑰花、桂花、鸡肉、鸭血、鹅血、红麦、桂皮、银杏叶、槐花、红糖、栗子、金橘、柚子、桃子、李子、橙、番木瓜、芒果、红花、茶等。
END
编 辑|颜 瑞
审 核|裴友翠
总审核|孔 霞
曲阜市中医院治未病科
咨询电话: —
(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
地址:春秋路与仓庚路交叉口
千方网: 本站覆盖海量全网中医资源,《易玄佛道》稀缺资源 ,为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anfang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