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网: 本站覆盖海量全网中医资源,《易玄佛道》稀缺资源 ,为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anfang991
(主讲人:山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科 于成)
天有昼夜,人有卧起。
睡眠本是一件自然而然、充满幸福感的事情,然而,不少人却因睡不着、睡不好而烦恼、焦虑,甚至恐惧。
失眠症是临床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2019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38.2%的中国成年人存在严重的睡眠问题,长期失眠会导致免疫力降低,增加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癌症、认知障碍的患病风险,合病抑郁、焦虑等情感障碍,给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故防治失眠刻不容缓。
什么是失眠?
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失眠挂中医什么科,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醒后不寐,连续3周以上,重者彻夜难眠。
中医治疗失眠具有效果好且副作用小的特点。山东省中医院丁元庆教授曾对门诊2260例失眠患者进行统计,其中阴虚型失眠症占41.99%。
我曾对其中553例阴虚型失眠做过深入研究,得出阴虚失眠常见症状有,入睡困难,眠浅易醒,醒难再寐,早醒并伴有潮热汗出,两颧潮红,口干便秘,小便色黄,体重下降,月经量少,绝经,眼干,脱发,舌质红绛,脉细数等。
哪些人群易患阴虚型失眠?
(一)女性 女性禀赋阴血不足,经、孕、胎、产又数伤阴血,故阴虚证尤以女性居多。553例失眠阴虚证中男性48例,女性505例,男女之比为1:10.5。
(二)中老年人 人过中年开始发鬓斑白,皱纹增多,牙齿脱落,肌肉瘦削,这些都是阴液亏虚,形体失于滋养的表现。553例失眠阴虚证中中年人占45.39%,老年人占27.85%。
(三)情志失调 不寐病位在心,心藏神,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情志过极首伤心神,心神不宁故生不寐。研究显示情志刺激占失眠诱因的55.33%,位居首位。
(四)劳欲过度 《黄帝内经》提出“生病起于过用”。通宵达旦,夜以继日的工作、学习、应酬、娱乐已成现代社会之常态。久视屏幕、久坐、房劳过度等都会导致阴液的耗伤。
(五)饮食失节,嗜好烟酒 嗜食辛辣油腻,过量饮酒等都会导致痰热、湿热的内生,耗伤体内的阴液。
还有长期服用激素、大型手术之后、先天体质阴虚等群体亦会出现阴液亏虚,也是失眠阴虚证的好发人群。
阴虚失眠的中医认识
失眠症又叫不寐。中医认为心神安宁,方能获得满意的睡眠。《景岳全书》曰:“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若患者阴液亏虚,心神失于滋养,或兼夹痰热、瘀血等邪气扰动心神,就会导致失眠。
失眠阴虚证,阴虚为本,故应以养阴为首务,兼以祛邪扶正,辅以宁心调神。
养阴需分五脏。不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阴亏,故养阴药物的运用也大有不同。肝肾亏虚,可选熟地、龟板等;心肺阴亏可选麦冬、百合等。
祛邪不伤正。阴虚的同时会兼夹痰热、瘀热等不同的病理因素,应选用祛邪不伤正的药物。如夹痰热,可用瓜蒌、竹茹、川贝母等清热化痰而不伤津的药物。
辅以宁心调神。安神药物有清热、活血、镇静等不同,临证需辨证选择,不能随意堆砌。
阴虚失眠如何调摄?
首先要规律作息。天有阴阳,人有卧起。按时睡觉,不经常熬夜,养成规律的作息制度,方能获得正常的睡眠。经常熬夜,阳气鸱张于外失眠挂中医什么科,日久化热煎灼阴血,故阴虚患者尤应注意。
其次均衡饮食。阴虚患者不宜服用燥热食物,如辣椒、花椒等。晚餐尤要清淡,不宜过饱。更忌浓茶、咖啡和吸烟。适宜服用地瓜、芋头、山药等大块的根茎食物来滋养阴液。还可在熬粥同时加入百合、麦冬等药物养阴安神。
还需要注意畅达情志。情志失调是失眠阴虚证最主要的诱因。通过运动、唱歌、绘画、读书等多种方式来克服过度的紧张、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对于改善睡眠十分的关键。但避免在睡前从事紧张和兴奋的活动。
中医讲求未病先防,即病防变。做好调摄工作,对于易感人群可防止失眠发生;对于已病患者能够促进疾病痊愈。如果通过调摄仍不能获得满意的睡眠,建议及早进行中医治疗,促进疾病痊愈。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拥有健康睡眠和幸福人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焦守广 整理)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千方网: 本站覆盖海量全网中医资源,《易玄佛道》稀缺资源 ,为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anfang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