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网: 本站覆盖海量全网中医资源,《易玄佛道》稀缺资源 ,为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anfang991

​【现代研究]

各地运用祖国医学的理论,使用中医药的方法,在防治癌症中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择其要者分述如下。

一、关于中医治则的研究(一)扶正培本法

恶性肿瘤病人免疫功能低下,已为大量资料所证实,一般认为扶正培本治则是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范畴。北京日坛医院对37例恶性肿瘤恢复期病人单纯用扶正治疗,用扶正二号(生黄芪、补骨脂、丝子、当归、鸡血藤、枸杞,陈皮)或扶正四号(生黄芪、黄精、鸡血藤、枸杞、丝子、肉苁蓉),治疗后,巨噬细胞吞噬率21例上升,淋巴细胞转化率及结核菌素皮试各16例上升。上海华山医院用生地扁豆汤(生地、扁豆、党参、芪、龟版)治疗14例恶性肿瘤,2个月后淋巴细胞转化率从37.3%上升到56.9%(P

北京市结核病研究所用小白鼠静脉注射碘化血浆蛋白胶体溶液,测定血中廓清速度作为观察网状内皮系统吞功能的方法,结果发现党参、黄芪、白术及灵芝等有较好的增强吞噬功能的作用。上海中医研究所以粗制胎儿甲种球蛋白作抗原,检测抗体最初出现和最后存在的时间,发现补阳药有使抗体形成提前的作用,养阴药有使抗体存在时间延长的作用,说明扶正药物能纠正虚证而造成的免疫功能缺陷。

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用抗癌药环磷酰胺引起小鼠白细胞减少症,观察44种补益中药的影响,发现女贞子,山茱萸在防治白细胞减少上有一定作用。黄芪、当归可升高荷瘤动物的血红蛋白,党参可提高外周白细胞数。还发现党参、白术能增强荷瘤动物的体力,丹参,当归能增加体重,补中益气汤能增加血清的清/球蛋白比值,增加清蛋白,延长电泳时间,改善机体的蛋白质代谢。国外报道人参可刺激造血器官,使实验动物白细胞、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量增加,有改善贫血作用,并可减轻放射线照射对造血系统的损害。

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对50例中晚期肿瘤病人测定血浆皮质醇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化疗后血浆皮质醇含量较治前略有降低,扶正组和对照转扶正组治后均有明显回升。可以看出化疗能使部分病人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受抑制,扶正培本治疗后可能提高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功能。

从上述情况来看,扶正培本法不仅可以减轻放疗和化疗的反应,保护骨髓造血功能,而且可以提高疗效。对晚期病人虽不能根治肿瘤,但可以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时间。在抗癌治疗过程中有时扶正与祛邪,攻与补同时应用,因为癌症初期,肿瘤尚未增大,症状及体征尚不明显,但从病机分析已是虚在其中,到癌症的中、晚期,气血衰弱明显,但同时亦有邪实,故扶正祛邪合并使用者多。上海中医学院龙华医院对200例支气管肺癌的病人,中医辨证为阴虚、气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者,分别给予养阴生津、益气健脾、益气养阴、益肾滋阴的扶正药物与抗癌中草药治疗,显效6例,有效97例,存活1年以上计74例(37%),存活2年以上18例,3年以上6例,1例存活9年。

(二)活血化瘀法

活血化瘀是祛邪治则中的一种治法,由于瘀血是在正虚的基础上产生的病理产物,要祛瘀就必然要衡量邪与正的关系。一般在痛症早期,虽属正虚发病,但早期正虚不太严重下,亦可单用活血化瘀以祛邪,但是随着病程的进展,正虚逐渐突出,只有在扶正的情况下结合活血化瘀,方能取得效果。上海第一医学院中山医院对400例原发性肝痛进行回顾性总结,探讨中医“攻”与“补”对出血率和生存率的影响,中医攻法多用攻下破血之剂,补法主要是调理脾胃、养阴柔肝、补益气血等。治疗一年生存率,1969 年为8.9%,1973年提高到24.6%,认为提高生存率的可能有关因素之一是减少单纯用中医攻法,并总结出当西医用攻法时,中医用补法,出血率从39.8%降至12.2%,对I、Ⅱ期病人中医用攻补兼施或用补法,治疗后半年生存率从17.5%,逐步提高到61.5%。说明了攻下破血之剂与扶正合用,可以提高疗效,也间接说明了瘀血是在正虚的基础上产生的。

瘀血,可以认为与血液循环障碍,特别是微循环紊乱引起了局部组织缺血、代谢障碍、营养失调中医治疗癌症,从而又影响了脏腑功能所致。癌症患者存在的慢性微循环障碍可能会使营养性灌注减退,长期必然导致内脏及单核巨噬系统的功能减退,促使周身情况恶化;微小动脉痉挛,血液瘀滞或壅塞,致使血流速度减慢,促使纤维蛋白在病灶周围沉集,还会使血管内吞噬细胞,免疫活性细胞和药物等内外抗癌物质不易到达病灶,有利于癌瘤进一步生长及转移。

活血化瘀类药物的现代研究,认为能减弱血小板的凝聚性,使癌细胞不易在血液中停留、聚集、种植,从而减少转移,能改善微循环,增加血管通透性,以改善实体瘤局部的缺氧状态,提高放疗敏感性,并有利于物、免疫淋巴细胞及其细胞毒素到达肿瘤部位,发挥抗癌作用;能提高抗体、补体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力;能抑制体内纤维母细胞的胶原合成作用,减少粗糙型纤维母细胞生存,预防或减少放射治疗后引起的组织纤维化。动物实验表明,活血化瘀药对大鼠的放射性肺纤维化有一定作用,服药组大鼠在照射后的肺充血、水肿、间质性肺炎与纤维化程度,均较对照组为轻,且还有病灶恢复现象。

武汉市医学科学研究所选用丹参、川芎,蒲黄,试图增强喜树碱的抗癌作用,取得了一定疗效。从实验可知,喜树碱与丹参、复方丹参并用后,动物肿瘤缩小,生存期延长,均较单用喜树碱明显,活血化瘀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改善微循环有关,并认为由于丹参等活血化瘀药,扩张实体瘤内微血管,增加了血流量,从而使喜树碱较充分输入肿瘤组织,发挥其抗癌作用。

辽宁中医学院用技术结晶I、II对小鼠肉瘤S37进行实验治疗,发现肿瘤周围纤维细胞有所增加,里层有淋巴细胞及吞噬细胞(而以淋巴细胞为主)包围肿瘤组织,其中有变性坏死的肿瘤细胞。上述现象很可能是莪术改善了肿瘤组织的微循环,而使免疫活性细胞得以深入肿瘤组织内,也有认为技术对癌细胞核酸有一定影响,是否能使核酸递转化为正常,尚待继续研究。西安医学院一附院认为丹参的抗癌作用可能与抑制癌细胞的呼吸和糖酵解有关。

近年来,亦有报道复方丹参不同途径给药,动物实验显示有促肿瘤转移作用。复方丹参对几种常用实验肿瘤的生长未见抑制作用。虽对小鼠宫颈癌曾显示轻度抑制。但可重复性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鼠肝痛细胞对喜树碱钠的敏感性,但对其他抗癌药物的作用却无明显影响。对丹参扩张肿瘤内微血管,增加血流量的问题,实验结果似不支持这种论点。因此,有关活血化瘀对肿瘤的影响仍需进一步深入探讨。

(三)清热解毒法

清热解毒也是祛邪治则中的一种治法。癌症初期正虚不太严重时,可以针对肿瘤,选用祛邪的清热解毒的中药,或清热解毒与活血化瘀的中药结合使用,以使邪去而正安,正虚也可逐渐恢复。如果正虚已显,则宜结合扶正培本同时应用,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如果郁热化火,火毒鸱张,常属肿瘤急速发展或有继发感染,亦可单纯用清热解毒药物急治其标,一俟标症得以控制,仍宜从抉正祛邪来治,以免过用而伤正。

国内经过大量筛选,发现很多清热解毒药具有抗癌作用,其作用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有的本身能促进免疫功能,有的能增强瘤细胞的抗原性,有的能改变肿瘤血管,有的能影响内分泌功能,从而提高抗肿瘤效果。如大蒜液可刺激巨噬细胞,促进吞噬机能,用山豆根、断肠草进行术前短期治疗后,手术切除标本中肿瘤组织周围间质出现较明显的淋巴样细胞反应中医治疗癌症,伴有不同程度的癌细退化,提示它们能增强宿主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从山豆根治膀胱癌的疗效机制研究中看到,它除了抑制癌细胞的核酸代谢外,对肿瘤血管的影响也是取得显效的原因之一。幼鼠胸腺萎缩试验证明,山豆根、苡仁、核桃树皮、白花蛇舌蛇草有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已知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提高化疗的治疗效果,这也可能是它们取得疗效的一个原因。

根据报道的资料,一般认为清热解毒药中具有抗癌作用者,有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半枝莲、半边莲、龙葵、蛇莓、银花、连翘、鱼腥草、七叶一枝花、板蓝根、山豆根、四季青、大青叶、紫花地丁、白毛藤、白毛夏枯草、黄芩、黄连、胡黄连、马尾连、黄柏、苦参、天葵子、栀子、芙蓉叶、紫。草、青黛、猪殃殃、凤尾草、狗舌草、藤梨根、菝葜、鸦胆子、农吉利、野葡萄藤、芦荟、了哥王、大黄、牛黄、小杨梅根、土茯苓、肿节风,石上柏等。这些多以祛邪作用,分别在辨证论治的复方中加以应用。

二、常见癌症的治疗研究

近年来,通过中医药对癌症的治疗,使癌症的存活率有了明显提高。上海曙光医院分析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存活三年以上的200例,三年以上的存活率(占同期病例)为13.3%,如按肿瘤分类统计,直肠癌为24.68%,膀胱癌为24.49%,贲门癌为 13.43%,肝癌为9.09%,肺癌为7.69%,胃痛为5.88%,食管癌为3.17%。由于病人绝大多数是晚期病例,治疗是以扶正祛邪相结合的原则,治癌与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相结合的原则,故能使疗效得以提高。

常见癌症的治疗,各地除了辨证论治以外,还应用了一些经验方及单味药,也获得一定效果。今将近2~3年来的治疗情况,择要介绍如下:

(明天继续)

中医鼻祖扁鹊,上古时期中土人士,姓秦、名缓、字越人。扁为通假字,翩翩飞舞的意思,鹊是喜鹊,合起来就是翩翩飞舞而来的喜鹊。因为扁鹊所到之处都能够给大家带来祛除病痛的快乐,所以被世人尊称为:扁鹊。

秦氏中医,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病、肿瘤 、风湿类风湿、高血压、糖尿病、妇科、儿科以及皮肤疾病等急慢性疑难杂症,结合传世验方以及内病外治法、任督微针通络法,多能立竿见影获得良效!

咨询电话: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微信同号:

千方网: 本站覆盖海量全网中医资源,《易玄佛道》稀缺资源 ,为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anfang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