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网: 本站覆盖海量全网中医资源,《易玄佛道》稀缺资源 ,为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anfang991
点击上方“健康第一线” 可以订阅!
一抹笑容,一味中药,一份执着,一种传承,一代名师!笔者作为《健康一线》的一名编导,于2016年夏末赴滇云为吴老做附子之专题采访,如今惊闻吴老陨逝,沉痛之余,忆采访细节缅怀!
一抹笑容
知道吴老是原云南省中医医院院长后,我们充满了采访压力,脾气大,话少,懒得讲,难伺候,脑补了诸多官僚主义的缺点后,却被第一次见吴老时慈祥和蔼的笑容惊喜到。没有丝毫架子,幽默诙谐,和蔼可亲才是整个采访过程的基调,到采访结束,我们已经能和吴老开起玩笑来了,犹记得吴老为我们栏目签名时那句:“丫头,我的签名可是很贵的”,逗得整场工作人员合不拢嘴。从采访回来,到得知吴老去世,已过两月有余,那句“肾虚吃玛卡”的调侃之词,仍能让我会心一笑,吴老对待每一个人,无论患者,学生还是晚辈,永远都是那和蔼的微笑,而那一抹笑容,竟使我这个一面之缘的采访者一直记忆犹新!
一味中药
听闻吴老在云南有“二代吴附子”的美誉,我们特意将采访内容定为中药附子,一味中药,吴老讲的生动有趣,中医经典更是背诵的流利畅快,整场采访下来,我才知道吴附子的美誉由何而来,中药附子,吴老凭借着自己独特的用法,临床五十余载,不知挽回了多少命悬一线的患者,采访中,吴老一直跟我们强调附子的毒性,想通过节目告知更多的人注意安全服用,我想附子对于吴老而言,不仅仅是一味中药,更是一份坚持,一份责任!
一份执着
采访结束后,我们想去吴老上门诊的地方看看,本只是参观,不曾想几位患者一下就缠住了吴老,同行的弟子怕老师太累,打算拒绝,可吴老却说:“今儿来了医院,给他们都看了吧。”简单几句话,吴老就开始看病了,直到中午我们离开时,吴老还在耐心的和每一位病人交流,我想正是这样的执着,才让吴老如此受人尊重,正是这样的执着,才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学生,也正是这样的执着,让吴老在中医领域取得如此高的成就!
一种传承
吴老的父亲吴佩衡老先生是上世纪云南四大名医之一,是中医扶阳学派的代表人物,吴老与父亲衣钵相传,不仅发扬了父亲的医学专长,并把吴氏临床应用附子的胆识和扶阳学派的经验一脉相承。采访中我们得知,吴老从小就跟随父亲行医学习,走遍大江南北,早期救治过很多抗战军人,讲到这一段,他总是笑容满面,我想健康一线中医视频网,那时吴老应该是回想起了年轻时随父治病的场景健康一线中医视频网,中医就是这样,传承不仅要不惧辛苦,更是需要足够的兴趣和专注,吴老为了更好的掌握附子的用法,试吃附子百余斤,他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什么才是中医最有价值的传承!
一代名师
还记得拍摄过程中,吴老试吃附片,我和在场学生都非常紧张,但吴老却风趣的说:“没事,我能吃,你们可不敢乱吃,我能把握的了分寸。”一个多小时的采访,几个小时的接触,敬业、严谨、慈祥、幽默是我对吴老最大的印象!“附子辛温有毒,主治风寒咳逆,寒湿踒躄,拘挛膝痛……”这是采访中吴老背诵《本经》中关于附子的原文,如今只能多听几遍,以此缅怀吴老!缅怀将一生都奉献给中医事业的一代名师!
健康一线沉痛悼念吴生元教授
2016年9月,我们的编导还曾联系吴老观看了采访视频,没想到,那一通电话,那一封邮件,竟成了永别!愿吴老一路走好!望家属亲朋节哀!我们《健康一线》也将珍藏吴生元教授采访视频,以表缅怀之情!
吴生元生平:1937年3月出生,云南昆明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云南省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著名中医学家、扶阳学派代表人物吴佩衡之子、学术继承人。
1996年被云南省政府评为首批“云南省名中医”;
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获得者。
1999年被云南省总工会授予“云南省医德医风先进个人”;
2006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
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员荣誉奖励、享受国务院津贴;
被评为全国第二批、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009年吴生元工作室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评为全国首届先进名医工作室,2010年、2011年分别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专家人才辈出工作室建设项目及云南省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专项资助。
千方网: 本站覆盖海量全网中医资源,《易玄佛道》稀缺资源 ,为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anfang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