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网: 本站覆盖海量全网中医资源,《易玄佛道》稀缺资源 ,为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anfang991

2020.03.06

名气中医渭南有哪些_渭南有名气的中医_渭南有名的中医

卧雪庐自述散文《书法写我》

NO.16

每周一、周五晚7点

讲述史星文自述散文集

1978年秋天,在回乡当了三年零七个月农民,犁完最后一垅地,拉完最后一车粪之后,我又去上学了。

我上的是渭南中医学校中医专业。

虽然是中等专业学校,但那时在家乡也是凤毛麟角。学校管生活,毕业包分配工作,也就是说从此我就成了准公家人了。父母亲说我争气,乡亲们也为我高兴,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为我送行。望着生于斯长于斯二十二年的故土,我一时间双眼朦胧充满泪水。是这块土地生养了我,从此,我就是走遍天涯海角,根永远还在这里。我在感伤中离别,在离别中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学校在渭南城西。家乡距学校三十多里路,按说不算出远门,但因我从来没有远行过,还是有一种莫名的兴奋与期盼。学校四周都是田野,环境十分安静,绝对是学习的好地方。学校教学楼和宿舍楼都是四层,我平生还没见过如此高耸的大楼。我仰望高楼和高楼上边的蓝天白云,心绪就禁不住要飞扬起来。后来生活中我看见了更多的高楼大厦,但中医学校那四层楼却始终在我心头耸立着,它好像高扬的帆,送我出海远航。

渭南有名的中医_渭南有名气的中医_名气中医渭南有哪些

我们这一级有四个班,每班五十名同学,男女同学各半。同学们分别来自渭南、安康、西安、榆林和延安五个地区。入学成绩我在班上排名第一,这于我却是压力。那时我们青春年少,风华正茂,适逢改革开放,一切正百废待兴,用如饥似渴形容当时的学习风气一点也不为过。中医是我的选择,也是我的所爱,我只是在心里给自己鼓劲加油。我认为中医是一门生命管理科学,哲学是其理论支撑,就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而论,唯有中医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纵观历代中医大家,无不是文史经哲与理工农医诸多方面的通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也决定了他们的中医观。作为一门古老的传统医学,熟练掌握历代中医经典是进入中医殿堂的不二法门,然后取精用宏,方能卓然成器。时间对任何人都是一样公允的,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诵读中医经典成了中医专业学生学习的一道风景,不管是晨光曦微,还是夜阑更深,其情景真像在寺庙里的和尚诵经一般。

学校待久了,出了校门便是田野。学校正南有一大片药园,我在那里认识了许多药草。东南方向蜿蜒着一条铁路,时不时会有铁龙吞云吐雾徐徐驶过。东边有一大片荷塘,荷花盛开的时候,伴有蛙声四起。北边有一簇农庄,土墙瓦屋,炊烟袅袅,时闻鸡鸣犬吠。西边有一条长长的水渠,渠边垂柳婆娑,长夏蝉鸣不绝于耳。在校外的土路上漫步、诵读,实在显得诗意曼妙。能继续学业,又选择了我心仪的专业,真让我百感交集。

紧张的学习生活弄得我头昏脑涨,我的思绪老是在惯熟了的田间地头游荡。没课的时候我就带上书本独自出了校门。

学校西边一满是空地,有条水渠真像是我们村东那条水渠。我沿着水渠一边走一边看书,天蓝云白,惠风和畅,令我心旷神怡,感觉头脑不再发涨,于是我又喜欢在田野里游荡了。我沿着水渠走得有些累了,正好水渠边就有一块大石头在等着我,我便坐在大石头上看书,想事情。我身边有一丛野菊,一丛五枝,枝干不粗叶子也不硕大,于秋天的阳光下伸展得很有姿态,秋风徐来,绿影摇曳,真让人快意。我好像找到了一个好去处,一不上课我就坐在那块大石头上看书,那丛菊看着我看书。坐久了,我总感觉这丛菊似乎与我有了某种关系,我不知道是啥关系,但我是很欣赏它了。我看书也看得心情舒展。

渭南有名气的中医_名气中医渭南有哪些_渭南有名的中医

那一回我照例到水渠边的大石头上看书,竟猛然一惊,只看见那丛菊一下子变得枝残叶乱,狼藉一片。我俯下身,发现那丛菊有四枝全然断掉了,另一枝没有全断但仅连了一点儿皮,断伤处渗出了许多汁液,它是菊秆淌出的泪吧,我想。这菊的伤痛一如我的伤痛,我不知道这是羊踩的牛踩的还是人的故意所为。我在秋风中站了很久,那丛菊瑟瑟地抖动着枝叶,我的心一下子悲凉起来。那个下午我全然没了情绪看书,我不忍心看见生命的凋零。

后来是一场秋雨接着一场秋雨,天终于放晴了。我又一次出去看书,不觉竟又走到了那块大石头前,我陡然发现那枝仅连着点皮的菊并没有枯萎,它竟生机勃勃地昂起了头,依偎于地的茎生出了许多白根。它没有被命运击倒渭南有名气的中医,生命在呐喊中再次挺立。这情景令我感动不已,我不禁将这丛菊的命运与自己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我对菊的顽强品性充满了敬意。

秋天在一步步往前走,终于有一天,那劫后还生的菊竟努出了一个小小的花蕾,竟赶在晚秋别的花竞相绽放之后悄然绽放。花虽说只有指甲一般大小,但金黄金黄,在晚秋的阳光下格外醒目。

那丛菊开出的花实在是太小了,但那是它拼足全力才绽出的花呀!

从此,我的生命里就一直绽放着那朵小小的秋菊,它是一朵晚花。

面对生活,我鼓足了勇气。

(《晚花》)

我还是喜欢梦想,再说那时我正是做梦的年纪,便不免有些自负,也有些痴呆。在宿舍一入住,我就选择了靠里边的架子床上铺,那里好像隐藏了某种秘密,事实后来证明那里的确隐藏了我许多秘密。床铺靠窗,我躺在床铺上能看到窗外的花草树木和蓝天白云,我的思绪就从那窗口飘出去了。

我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有中医方面的典籍,也有越来越多的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好多书过去我只听过书名,而今却捧在了手中,眼前仿佛一下子打开了一个又一个奇幻的世界,令我心驰神往。一心不能二用,我却不能不二用。我是那些年曾被饿慌了的一个,动物普遍的心态是饥不择食,我无法控制被激情重新燃烧的自己。这真有点儿像做贼一样是偷偷地借偷偷地看,我知道我这有点儿不务正业,我知道那也许是误入歧途,但文学的梦幻让我经不住诱惑,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我只能是在理想的感召中亢奋,而在现实生活的沼泽地却越陷越深了。

在我读过《莎士比亚戏剧全集》后,在我读过曹禺《雷雨》《日出》《北京人》后,在我看过新时期话剧《于无声处》《血总是热的》等等之后,我竟禁不住悄悄构思写了一部十幕话剧,当然有明显的模仿痕迹,但其时却让我激动不已。写这样的剧本在当时根本没有什么用,也不会有用,我明知道没用但我还是写了出来,写了就独自儿高兴。这真有点像得了自闭症的患者,在自己给自己讲故事,讲得自己乐不可支。我还禁不住偷偷地将我的同学们安排进我写的剧本里充当角色,他们便在我的眼前或脑海活灵活现起来,我只是不告诉周围同学,将自己的秘密藏在心里。

还有对书法的痴迷也让我奈何不得,我用毛笔记课堂笔记,为学校出黑板报。我因写字在同学们眼里好像有了点名气,这让我一贯的自卑里倒蓬勃出些小骄傲。周围就有同学拿出最好的笔记本让我在上面随心所欲地写画,我就热情洋溢地写画。

是1979年春天的一个星期天吧,我借了同学一辆自行车,带了几个冷馍,就只身去了百里之外的省城西安。我想去看看碑林,那是世界最大的石质书库,那是一个奇幻的世界。我骑了一整天自行车,赶夜幕时分,才在西安公路学院找到我昔日的同学吕鹏民。第二天一大早,他就领我去了碑林。我在碑林泡了一整天,深情地抚摸着一块又一块冰凉的石碑,而心里却一阵又一阵热血在沸腾。碑林观览无疑是一次书法洗礼,它令我销魂,也令我对中国书法更加迷恋。

我只是难以改变自己的玩性了,却每每在大考来临时显得有些手忙脚乱,我开始开夜车,我是个好面子的人,我不想丢下薄纸一样的面子。说实话,在中医学校我的专业课成绩不是最好,但也不是最差,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成就了我后来在生活中的慢性子。但我心中却依然有着老秦人的那股豪气,这让我于谦卑中又有几分倔强,甚至有时让人不可理喻地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执拗。

渭南有名气的中医_渭南有名的中医_名气中医渭南有哪些

(史星文书法作品)

那年初冬,我去合阳县医院实习,于暮色苍茫中去看了一回黄河。其时河谷风在吼,天际水在流,我扯开嗓子狂喊,顿然山鸣谷应,一种浩然之气令我荡气回肠。从此渭南有名气的中医,这条北方的大河,就一直在我心中慢慢流淌。

– end –

作者简介

史星文: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理事。陕西省书协第四届副主席兼秘书长。陕西作家书画院副院长。

文字:节选自史星文《书法写我》

千方网: 本站覆盖海量全网中医资源,《易玄佛道》稀缺资源 ,为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anfang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