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网: 本站覆盖海量全网中医资源,《易玄佛道》稀缺资源 ,为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anfang991

中国共产党员、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原眼科主任、教授张苓芝同志,女,于2023年6月21日晨,在兰州逝世,享年95岁。

张苓芝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眼科专家,是甘肃省眼科的奠基人之一,也是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眼科创始人,作为第一任眼科主任,为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眼科的创建、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她参加了甘肃省眼科学会的创建,发挥了领导者的作用。

张苓芝教授生平简历(1928年-2023年)

1943—1944年 日本东京齿科学校。

1945—1951年 北京大学医学院毕业。

1951—1954年 北京空军医院眼科医生。

1954—1957年 广州华南医学院眼科住院总医师、助教、讲师。

1957 年 全国医学院校支援西北,应号召由广州调入兰州医学院。

1957年开始建立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任命为眼科主任。

1958年成立眼科临床教研室,任命为教研室主任。

1958年在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眼科进修。

1976年为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副教授、主任医师。

1987年为眼科教授。

1989年退休,返聘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1994年赴澳大利亚,受聘为悉尼中医医科研究所、悉尼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2015年落叶归根。

张苓芝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兰州有名的中医大夫,曾在北京空军医院、中山医科大学眼科担任住院总医师、助教、讲师。1957年全国高等医科院校支援西北,应号召由广州调到甘肃。当年两地条件落差很大,她来西北后立即投入工作,开创兰州医学院附属一院眼科病房及其教研室建设,是西北眼科学界开拓者之一。

右侧起第2人为张苓芝教授

她多次深入甘肃省基层医院进行流行病的调查,为甘肃省眼科发展及眼病的防治提供了关键性、建设性的意见。她既是兰大一院眼科医疗工作的带头人,也是现代眼科科研教学的开创者。她引进了外界先进的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等最新诊疗技术,为甘肃人民眼睛健康及眼病的治疗做出了贡献。

右侧起第2人为张苓芝教授

(东方红广场眼科义诊)

坚守医德,爱护病人,工作踏实负责。自建立眼科以来,她每天在医院的工作均不少于10小时,逢年过节均主动参加值班,数十年来如此,医护戏称她是“我们的老黄牛”。主动献血而不被人知道。在六十年代生活条件极差的日子里,她总是从家里拿些衣物送给病人防寒。呕心沥血的工作加上艰苦的1958年,她的体重降到不足40公斤,但从未叫过苦。

左侧起第5人为张苓芝教授

培养青年医生、进修生:50~70年代几乎每年都有甘、青、 宁各地军区派来军医进修,培养了大批的眼科专业军医人才,有些已是军医领导。1976年附属一院眼科是第一批授权带硕士研究生的单位,培养出不少人才,诸如国际著名眼科表观遗传学专家何世坤教授,张兴儒教授。郑振世、童华教授等均曾在此学习。

在科研上她敢于迎难而上,善于发现眼科研究新亮点,紧密跟踪现代眼科的发展趋势。七十年代,当一般人还不了解计算机在医学上的应用时,她率先与兰州市计算机中心联手开展了计算机在眼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张苓芝教授致力于眼科临床及科研工作,先后获得多次奖项及表彰,1976年甘肃省第一次科学大会获奖,获甘肃卫生厅防盲特别奖,80年代与北京协和医大吴蔚然教授协作免疫球蛋白IgE的研究获国家医学奖(协作单位),《电子计算机辅助诊断青光眼》(1975年甘肃省卫生厅二等奖),1978年与兰大协作“计算机对眼科的应用”在全国眼科学大会报告获奖,《软性角膜接触镜临床应用及研究》(1987年甘肃省卫生厅三等奖)……

1994年赴澳大利亚,在澳任悉尼科技大学、悉尼中医学院客座教授,并协助眼科临床诊断工作,在那里生活条件十分优越兰州有名的中医大夫,但仍思念家乡及国内子女和好友,坚持落叶归根,后返回祖国。

兰州最好的老中医大夫_兰州有名的中医大夫_兰州十大名老中医

2016年,鉴于张苓芝教授在西部眼科创业中,对甘肃眼科医疗、教学、科研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88 岁高龄的她荣获了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颁发的“西部创业贡献奖”。

张苓芝教授是我科德高望重的老主任,在任期间对科室乃至我省眼科学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水有来源树有根,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眼科的发展离不开张主任等老一辈学者的默默耕耘与艰苦奋斗。张老为人低调谦和,治学严谨,永远是吾辈学习的典范与楷模!

张苓芝教授为西部人民的眼健康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她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甘肃人民,也把自己和子孙后代留在了甘肃。她的一生是伟大的、无私的,甘肃人民会永远记住她!

千方网: 本站覆盖海量全网中医资源,《易玄佛道》稀缺资源 ,为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anfang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