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网: 本站覆盖海量全网中医资源,《易玄佛道》稀缺资源 ,为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anfang991
远志医研出品的《中医考研学霸笔记》购买渠道:微店(搜索:中国中医考研);淘宝(搜索:远志医研)
二、中医诊断学
(一)绪论
1.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诊法、辨证、辨病、病案书写。
2.中医诊察疾病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中医诊断学视频,见微知著,以常达变。
3.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
(四)问诊
1.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与家族史。
2.问寒热:寒、热的含义,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及寒热往来的概念、表现类型与临床意义。
3.问汗
表证辨汗:表证无汗与有汗的临床意义。
里证辨汗:自汗、盗汗、大汗、战汗的表现特征与临床意义,里证无汗的临床意义。
局部辨汗:头汗、心胸汗、半身汗、手足心汗及阴汗的表现特征与临床意义。
4.问疼痛
疼痛的性质:胀痛、刺痛、冷痛、灼痛、重痛、酸痛、闷痛、绞痛、空痛、隐痛、窜痛、固定痛、掣痛的表现特征与临床意义。
疼痛的部位: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背痛、腰痛、四肢痛和周身疼痛的表现类型与临床意义。
5.问头身胸腹不适:头晕、胸闷、心悸、胁胀、脘痞、腹胀、身重、麻木及乏力的表现特征与临床意义。
6.问耳目:耳鸣、耳聋、目痛、目眩、目昏和雀盲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7.问睡眠:不寐与多寐的概念、表现类型与临床意义。
8.问饮食与口味
口渴与饮水:口不渴、口渴多饮、渴不多饮等的表现特征与临床意义。
食欲与食量:食欲减退、厌食、多食易饥、饥不欲食及偏嗜食物的表现特征与临床意义。
口味:口淡、口苦、口甜、口酸、口咸、口涩和口黏腻的表现特征与临床意义。
9.问二便
大便:便次、便质及排便感异常的表现类型与临床意义。
小便:尿次、尿量及排尿感异常的表现类型与临床意义。
10.问妇女
月经:月经异常的表现类型与临床意义。
带下:带下异常的表现类型与临床意义。
11.问男子:阳痿、阳强、遗精、早泄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12.问小儿:出生前后情况,预防接种史,传染病史,发病原因。
(五)切诊
1.脉象形成的原理中医诊断学视频,诊脉的临床意义。
2.脉诊的部位、方法和注意事项。
3.脉象要素,正常脉象的特征及生理变异。
4.28脉的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
5.相兼脉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6.脉症的顺逆与从舍。
7.按胸胁、脘腹、肌肤、手足及腧穴的内容与临床意义。
(六)八纲辨证
1.阴阳
(1)阴证和阳证的概念与临床表现。
(2)阴虚证和阳虚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与证候分析。
(3)亡阴证和亡阳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与证候分析。
2.表里
(1)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
(2)表里同病、表里出入的表现类型及机理分析。
3.寒热
(1)寒证和热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
(2)寒热转化、寒热错杂、寒热真假的表现类型及机理分析。
4.虚实
(1)虚证和实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
(2)虚实转化、虚实错杂、虚实真假的表现类型及机理分析。
(七)病因辨证
风淫证、寒淫证、暑淫证、湿淫证、燥淫证、火淫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及证侯分析。
(八)气血津液辨证
1.气虚证、气陷证、气脱证、气滞证和气逆证、气闭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及证候分析。
2.血虚证、血瘀证、血热证、血寒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与证候分析。
3.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气血两虚证、气不摄血证和气随血脱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与证候分析。
4.津液不足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与证候分析。
5.痰证、饮证、水停证、内湿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与证候分析。
(十)其他辨证方法
1.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的概念,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与证侯分析,六经病证的传变形式。
2.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的概念,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与证侯分析,卫气营血病证的传变形式。
3.三焦辨证:三焦辨证的概念,上焦病证、中焦病证、下焦病证的概念、临床表现与证侯分析,三焦病证的传变形式。
本文内容出自2020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大纲。
中医考研必备公众号
远志医研:强大中医知识系统、中医真题解读
中国中医考研:远志医研旗下,汇中医考研资讯、知识、答疑,涵盖初试复试
21考研必读:
中药学联系记忆法
每日歌诀
(哮病、香苏散、正柴胡饮、羌活、白芷、藁本)
(心悸、温脾汤、大黄附子汤、济川煎、栀子、夏枯草、决明子、淡竹叶、密蒙花)
(胸痹心痛、麻子仁丸、十枣汤、舟车丸、黄连、黄芩、黄柏)
20复试调剂栏目
千方网: 本站覆盖海量全网中医资源,《易玄佛道》稀缺资源 ,为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anfang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