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网: 本站覆盖海量全网中医资源,《易玄佛道》稀缺资源 ,为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anfang991

中医经典名方_中医经典名句60条_中医经典名句

在中医理论中,体虚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气虚、血虚、气血两虚、湿热、水湿内盛、湿痰证、寒邪凝滞经脉以及中焦虚寒等。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的体虚,中医经典名方提供了丰富的调理方案。以下是一张清晰明了的体虚常用经典名方概览图,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医智慧进行健康调理。

一、补气方——针对气虚

1. 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益气健脾,主治脾胃气虚证。

2. 参苓白术散:含人参、茯苓、白术等,益气健脾,渗湿止泻,用于脾虚湿盛证。

3. 补中益气汤:由黄芪、人参、白术等构成,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治脾胃气虚及气虚发热证。

4. 玉屏风散:由防风、黄芪、白术组成,益气固表止汗,主治表虚自汗证。

5. 生脉散:含人参、麦冬、五味子,益气生津,敛阴止汗,用于气阴两伤证。

二、补血方——针对血虚

1. 四物汤: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组成,补血调血,主治营血虚滞证。

2. 当归补血汤:由黄芪、当归构成,补气生血,主治血虚阳浮发热证。

3. 归脾汤:含白术、当归、茯苓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用于心脾气血两虚证。

三、气血双补方——针对气血两虚

1. 八珍汤:由四君子汤和四物汤合方而成,益气补血,主治气血两虚证。

2. 泰山磐石散:益气健脾,养血安胎,用于气血虚弱所致的堕胎、滑胎。

3. 温经汤:温经散寒中医经典名方,养血祛瘀,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

4. 生化汤:养血祛瘀,温经止痛,用于产后瘀血腹痛、恶露不行等。

5. 失笑散:活血祛瘀,散结止痛,主治瘀血停滞证。

四、清热祛湿方——针对湿热外感或湿热内盛以及湿热下注

1. 茵陈蒿汤:清热,利湿,退黄,主治湿热黄疸。

2. 八正散:清热泻火,利水通淋,用于湿热淋证。

3. 三仁汤: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

4. 连朴饮:清热燥湿,理气和中,用于湿热霍乱。

5. 二妙散:清热燥湿,主治湿热下注证。

五、利水渗湿方——针对水湿内盛

1. 五苓散: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中医经典名方,主治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

2. 猪苓汤:利水,养阴,清热,用于水热互结证。

3. 防己黄芪汤: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

4. 五皮散:利水消肿,理气健脾,用于全身水肿。

六、燥湿化痰方——针对湿痰证

1. 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治湿痰证。

2. 茯苓丸:燥湿行气,软坚化痰,用于臂痛或痰核、流注。

3. 温胆汤:理气化痰,和胃利胆,主治胆郁痰扰证。

七、温经散寒方——针对寒邪凝滞经脉

1. 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主治血虚寒厥证。

2. 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温经,和血通痹,主治血痹肌肤麻木不仁。

3. 暖肝煎:温补肝肾,行气止痛,用于肝肾不足、寒凝气滞之疝痛。

4. 阳和汤: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主治阴疽。

八、温中祛寒方——针对中焦虚寒

1. 理中丸:温中祛寒,益气健脾,主治脾胃虚寒证。

2. 小建中汤:温中补虚,和里缓急,用于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

3. 吴茱萸汤: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主治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

4. 大建中汤: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用于中阳衰弱,阴寒内盛之脘腹剧痛证。

以上中医经典名方,均需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根据个体体质和病情进行辨证施治。切记不可自行盲目用药。

千方网: 本站覆盖海量全网中医资源,《易玄佛道》稀缺资源 ,为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anfang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