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网: 本站覆盖海量全网中医资源,《易玄佛道》稀缺资源 ,为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anfang991
如何学习中医?是一个宽泛的话题,中医内容广泛,要学习的内容非常多,所以很多爱好中医的朋友非常迷茫,到底应该从哪里开始学习,才可以更快、更好地学习中医。
学习中医,可以简单分为三个板块: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医治疗。
中医基础中医学入门,就是一些中医的基础概念,包括中医的历史源流,阴阳五行,中医的一些概念,病因病机,经络脏腑,体质和运气学等,我们大学的时候,学习的是《中医基础理论》,实际上就是对中医的入门学习,概念性的东西很多。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建议重点学习《黄帝内经》,还可以读读刘力红老师的《思考中医》和《开启中医之门–运气学导论》。此外,《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和《四圣心源》都是非常好的书,大家可以认真读读,会有启发。
中医诊断,最重要的就是学习中医的望、闻、问和切,并掌握相应的辨证体系。望闻问切,这个是中医的基本功,病人来了,我们需要学会采集信息,我们中医不靠仪器,主要靠的就是望闻问切,只有望闻问切的基本功扎实,才可以更好地采集到准确的信息,为后面的辨证治疗提供依据。
作为初学者,我们可以先看看《中医诊断学》,里面会讲一些望闻问切的思路和方法。作为初学者,重点要掌握问诊,这个问诊,就要根据我们后面的辨证体系来学习。我个人比较推崇六经辨证体系,所以问诊重点就围绕六经的思路来开展,比如看诊最常见的感冒,我们比较重视怕冷、怕热、口干口苦、大小便、心烦急躁和肌肉酸痛等症状。那么,要学习好这个问诊,就要熟悉掌握六经病的主症,采用抓主症的思路来问诊,就会更加有效和有针对性。
辨证体系方面,我就重点推荐大家学习六经辨证体系,同时结合卫气营血辨证,尤其对于温病的治疗,卫气营血辨证的思路非常重要。学习六经辨证体系,我个人比较推荐大家学习胡希恕老师讲解的伤寒论,当然也有很多好书,包括刘渡舟老师和郝万山老师讲解的伤寒论,还有《经方实验录》、《伤寒来苏集》、《伤寒明理论》和《伤寒论今释》等,都是很好的书籍。
中医治疗,主要就是方药和针灸。方药,主要就是学习《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里面的经方,可以很好地解决临床上的很多问题。学习好经方,再学习一些经典的时方,相互补充,就更好,比如归脾汤、逍遥丸、独活寄生汤、银翘散、泻黄散、镇肝熄风汤等,都是临床效果非常好的时方,大家也是要学习的。针灸方面中医学入门,也有很多的古籍,比较经典的就是《针灸甲乙经》和《针灸大成》。作为初学者,大家可以先看看大学的《针灸学》教程,先学习一些基础的概念和经络穴位知识,后面再深入学习某一流派的针灸。针灸水平的提高,也是需要积累大量的临床经验,才可以突破。
今天,就给大家简单说一些个人的观点,有很多内容还需要专门去探讨,以后我们再抽时间给大家总结,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总而言之,作为初学者,最关键就是要先掌握一些基础的概念,把基础打好,方向找对,以后提高就比较快。
千方网: 本站覆盖海量全网中医资源,《易玄佛道》稀缺资源 ,为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anfang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