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网: 本站覆盖海量全网中医资源,《易玄佛道》稀缺资源 ,为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anfang991

学习中医四五年,自觉需要读的书太多太多,但相比而言,也算是读了一些书。回过头来,觉得以下这些书,相对较好,给我留下印象较深。不揣冒昧,列出来供大家参考。当然,自知才疏学浅,自以为比较好的书对很多同道来说都是小儿科级别的,压根不值一读,所以尚在中医门口徘徊的同志姑且扫一眼,各位老师前辈师兄师姐们就点击退出,别浪费这个时间了。

1.《名老中医之路》 周凤梧,张奇文等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按:众多老师集体推荐,含金量高。邢斌老师专门写过一篇文章“为什么要读《名老中医之路》”推荐此书,不用赘言。

2.《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张廷模,人民卫生出版社

按:该书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张廷模教授上课录音文字稿,可读性强,对中药的把握很到位,我在学中药学的同时读此书,收获很大,偶尔拿起来翻看还是长知识,当年我的中药学能拿年级最高分95分(年级只有两位同学上90分,第二名91分),有它很大的功劳。张廷模教授的《中华临床中药学》一书也是很有价值,可作为工具书。当年中药老师杨柏灿教授推荐的唯一一本课外书就是这一本《中华临床中药学》,可惜买不到,只能去图书馆借出来,复印了厚厚的四大本。刚刚惊奇的发现第二版在2015年9月出版了,可喜可贺!

3.《邓中甲方剂学讲稿》,邓中甲,人民卫生出版社

4. 《王绵之方剂学讲稿》,王绵之,人民卫生出版社

按:以上两本书是讲方剂的课堂录音稿文字版,可以在学完方剂学后温习。依稀记得读王绵之老先生讲“理血剂”给人酣畅淋漓之感······

刘渡舟先生的书

5.《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刘渡舟,人民卫生出版社

按:此为刘老讲伤寒论的录音文字稿,逐条讲解,“尊经派”刘老对中医经典基础理论真的很熟很熟,不愧是从小背诵《医宗金鉴》的大家。参众家之言,又有个人理解和经验发挥,医案信手拈来。不愧一代宗师。

6. 《伤寒论临证指要》,刘渡舟,学苑出版社

7.《刘渡舟验案精选》,陈明等编,学苑出版社

按:上面两本书都很薄,但都是干货。尤其是刘老医案,辨证准,选方准,基本用原方而不加减。平淡中见奇效,绝对大家手笔。另,201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专门给刘老出了一套书,基本涵盖刘老生前的所有著作,作为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的第十辑,其中还有刘老《金匮要略》的讲课录音稿、治疗肝病的经验等,虽然早就收入囊中,但还没来得及读,所以就暂不入单。

黄煌老师的书

8.《张仲景50味药证》,人民卫生出版社

按:当年孔祥亮老师伤寒课上所列书单中就有这本书。该书也是黄老师早年研究经方的作品,是其学术思想的奠基之作。对研读伤寒论、学习经方、把握用药规律,有很好的启发。

9. 《药证与经方——常用中药与经典配方的应用经验解说》,人民卫生出版社

按:由黄煌老师课堂讲稿扩充而来,黄老师在古今文献、诸家经验做了很广的参考,十分耐读,常读常新。是我常拿来送人的好书。

10. 《经方的魅力》,人民卫生出版社

按:豆腐块文章,有医论医话,有用方偶得,不枯燥。

11. 《中医十大类方》,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按:早年力作,首先在日本以日文版发行,现在中文版、德文版、英文版、韩文版都有······可见其接受程度······

12. 《经方100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3.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第二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首届悦读之星评选活动,学校要求我们写文章,就拿这一本书来写的,虽然没拿奖······然而对我们中医学生来讲,远比什么几度秋凉之类的上档次······

14. 《黄煌经方沙龙》(1~5期),黄煌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按:黄煌经方沙龙网站的精彩帖子,有黄煌老师的回忆录及随笔,有各路网友的医案经验,尤其是十世遗风老师的潇洒文章令人难忘。适合随便翻翻当故事看。

15. 《经方实践得失录•跟师黄煌学用经方130案》,何运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按:河北何运强老师作品,真的很好看,很实用。现在印象挺深的是讲其擅长治疗的消化系统疾病经验,如柴胡桂枝干姜汤,半夏泻心汤,大柴胡汤,小柴胡汤,枳术丸等等。黄煌老师的影子伴随左右。

16. 《经方实验录》,曹颖甫,多家出版社都有出版

按:不朽的经方医案集。给我上过课的众多老师们,学术观点各异,但不约而同认为此书为经典之作,乃中医人之必读书。(我是在骨科实习那个月利用蹲厕所的时间看完的电子书···)

胡希恕先生的书

17. 《中国百年百名临床家·胡希恕》,冯世纶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按:作为该套图书“经方家卷”的唯一一位医家,胡希恕先生可谓独树一帜。据当事人回忆,当年北京中医学院附属东直门医院门诊量最大、看病疗效最好的老先生,正是胡老。“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辨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得力于仲景之学也!”是刘渡舟先生对胡老的经典评价。当年北京中医学院“五老”会诊的病人,正是著名针灸学家单玉堂,其子单志华先生的回忆文章《我的老师——刘渡舟、胡希恕、许振寰》(这篇文章读过N次,每次读都令人感动不已)有提及。

18. 《胡希恕医论医案集粹》,段治钧等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 《胡希恕伤寒论方证辨证》,陈雁黎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按:以上二书如题,是对《胡希恕》一书的重要补充,是当年跟随胡老抄方的几位学生(他们现都已过古稀之年)保存的珍贵资料。

目前认真读过的关于胡老的书就这三本,都不厚,但很有价值,我很喜欢用大柴胡汤,基本源于胡老。

毛进军老师的三本书

20. 《经方活用心法——六经辨治医案实录》,学苑出版社

中医针灸书籍大全免费下载_中医针灸四大经典书籍_中医针灸著作

按:读此书时间较早,给我大开眼界,原来经方可以这样用!作者毛进军老师是河南驻马店第四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是名副其实的经方派,是高水平的临床家。

21.《经方心得》,学苑出版社

按:该书为作者系列讲座的讲稿,共十讲。给人感觉,作者善于思考,勤于临证,真的把伤寒论读进去了。

22. 《思考经方——《伤寒论》六经方证病机辨治心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按:虽然还没全部读完,但绝对值得推荐。敢打包票。

23.《名师经方讲录》(1~5辑),李赛美等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按: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方班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品牌,不能亲临现场中医针灸四大经典书籍,可以通过这套丛书弥补。该书为经方班上各位老师的讲课录音文字稿,我从中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如湖南熊继柏、北京仝小林、台湾张步桃等名家就是从这里接触到的。我校伤寒论教研室主任吴中平老师2015年10月参加了重庆经方班,期待新书面世。

24. 《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李可著,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按:无冕之王,中医的脊梁,独树一帜、敢挑大任的李可老先生,学习的楷模。

25. 《朱良春用药经验集》,何绍奇等整理,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按:该书出版以来已经十六次重印,广受欢迎。15年底刚读完,138篇文章,笔记写的好辛苦。。。但好多东西发前人所未发,文中不乏朱老长年积累之经验方,非常实用。

方药量效

26. 《重剂起沉疴》,仝小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7. 《中药临床处方用量控制》,傅延龄主编,科学出版社

28. 《方药量效学》,仝小林主编,科学出版社

29. 《方药量效关系名医汇讲》,仝小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30. 《原剂量经方治验录》,李宇铭,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按:仝小林团队近年来在“量”上下功夫,成果颇丰。仝小林老师的许多观点,都令人耳目一新,如应在理法方药后加一个环节——量,即“理法方药量”。强调药量控制的重要性。傅延龄老师团队对古今药量变化做了大量深入的工作,明确了东汉时代一两等于今13.8克的结论。李宇铭为北中医聂惠民老师高徒,行医香港,临证处方严格按照经方剂量、加减法、煎服法,似乎重现了“一剂知两剂已”的仲景古风。很值得敬佩。

日本汉方医家的书

31. 《汉方临床治验精粹》中医针灸四大经典书籍,矢数道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按:该书为有一次去办公室找都广礼老师聊天时都老师推荐。后来与都老师聊天的时候老师也多次提及日本汉方医家。日本的汉方医学很多方面都值得中国中医去学习,对药证、方证的探索,对仲景学术的严谨,对汉方成药的开发等等。吉益东洞、汤本求真、大塚敬节、矢数道明等日本汉方家是杰出的代表。那句有名的“十年之后让中国人来日本学中医”的遗言便出自大塚敬节之口。莫笑人家狂妄,人家没实力敢说这种话?

32. 《类聚方、药征及药征续编》,吉益东洞等,学苑出版社

按:个人以为学苑出版社出版的这一套日本皇汉医学丛书都值得一读。因本人只读过吉益东洞这一本,吴老师也推荐,故列出。此书提供了《伤寒论》、药、经方的研究思路,非常具有借鉴意义。与徐灵胎《伤寒论类方》有异曲同工之妙。汤本求真的《皇汉医学》,大塚敬节的《汉方诊疗三十年》也推荐,但因本人尚未完整读完,附列于此。

33. 《汗法临证发微》,李士懋,人民卫生出版社

按:此书早就买过,但被我搁置下来。后来一次门诊抄方都老师说逛书店买了一本书很好,正是此书。言其揭示了当今临床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非阳虚,而阳郁。”此时汗法为其正治。本书很薄,百余页。着眼点很明确,讲汗法,很深入。都老师当时说李士懋老师是真正有水平的老中医,果不其然,李士懋先生2014年被评为第二批国医大师, 2015年仙逝。 其与老伴田淑霄老师的“平脉辨证”系列书籍,值得学习。

34. 《细辛与临床》,刘沛然,人民卫生出版社

按:河北名医刘沛然先生唯一一本著作,足以传世。令人佩服。2015年4月轮转到肿瘤科的时候写了一篇《务实应该是中医人的基本品质》的读后感。一名中医,能把一味药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足矣。刘老先生务实、献身的精神,给我力量。

熊继柏先生的书

35. 《中医创造奇迹——熊继柏诊治疑难危急病症经验集》,熊继柏,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36. 《一名真正的名中医:熊继柏临证医案实录1》,熊继柏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研究小组整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37. 《一名真正的名中医——熊继柏中医真谛访谈录》,熊继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按:2012年11月第一次听到熊老演讲,便被这位操浓重的湖南口音的老先生给吸引住了。让初学内经并感到乏味艰涩的我感到经典的力量,感到经典并不遥远。熊老是当今为数不多的货真价实的临床大家,听得多了感觉也就那些东西,但都是真货啊。像熊老这样达到内经伤寒金匮温病药性赋汤头歌诀出口成诵活学活用的境界的人,放眼中国大地还有几个呢?

黄金昶

38.《黄金昶肿瘤专科二十年心得》,黄金昶,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39. 《黄金昶中医肿瘤辨治十讲》,同上

40. 《黄金昶中医肿瘤外治心悟》,同上

按:黄金昶老师肿瘤专科二十余年的三本专著,因为对肿瘤感兴趣,较早读过。感觉耳目一新。在众多的中医肿瘤书籍中可谓鹤立鸡群,独树一帜。无论肿瘤专家名号多响,但放眼看去,大多数中医肿瘤书籍基本上千篇一律,无非本虚标实,补气养血清热解毒抗癌,黄芪党参一起上,半边莲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们一大堆······但是疗效呢?不能不令人生疑。黄老师的三本书,有思考,有思路,有方法,有方药。更有特色的是有外治。黄老师最近从中日友好医院移职到北中医附属三院成立肿瘤外治科,主攻外治抗肿瘤。诸如针灸镇癌痛,针灸消瘤,刺血拔罐升三系,估计相当一部分专科医生闻所未闻,更不用说可以临证应用了。听过黄老师几次讲课,学习的好榜样。

其实还有许多书是我们必读的,比如《医学衷中参西录》,比如五家医话,我却始终没有拿起来认真完整的读过。所以没有出现在书单上。还有经典,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也不单列。上面40本书,多是现代白话书,鲜有古代典籍,但我古文不好,内经难经没有耐心一句一句的钻研,各家注释就更不用说了,就暂时放下了。平时以读伤寒为主,围绕经方,着重临床,一点一点积累,收获也不少,许多经验尝试下来效果还挺好,这又激励我继续多读书。大学七年即将结束,尽管在医院实习两年目睹中医临床的惨状种种,但内心依然对中医抱有很大热情、充满希望,除了平日里几位老师的指引,也是多亏了陪伴我的这些书吧。列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一起收获,一起进步。

ps,受三三同学等针推专业人士的影响,我也逐渐喜欢上了针灸(针灸治疗操作方便,取效常常可以立竿见影),在家在病房经过一番试验,尝到一些甜头后更是重视针灸。但针灸的书读的真的没几本,而且读到的几本也是承蒙三三同学推荐(如司言词老师的《针灸临床笔记》,董洪涛老师的《选择中医》及微博),自己知道的、常用的穴位也就那几个,要问我十二经脉什么穴位定位我说不出什么来,所以也不敢说什么大话。记得董洪涛老师有过专文讲述针灸必读书目,有兴趣的同志可以找来看看。

2016年1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

千方网: 本站覆盖海量全网中医资源,《易玄佛道》稀缺资源 ,为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anfang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