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网: 本站覆盖海量全网中医资源,《易玄佛道》稀缺资源 ,为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anfang991
中医学是一门系统的医学,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和逻辑体系,由于我国自文化大革命以后把传统文化批判的一文不值,导致现在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处于一种无知的状态,所以在中医方面其实大家都是盲目的自信,只是口号上说支持中医,但是真正急症、重症的时候开始乖乖去看西医。这其实也是正确的,因为现在遇到中医骗子的机率比被西医致死的几率大太多了
。包括北京电视台《养生堂》之类的节目,告诉你一个中医小妙招,能治疗什么毛病,很多都是不对的,但是大众也分不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电视就稀里糊涂的讲,观众就稀里糊涂的看,啥也不是。
中医学是可以不用其他人,可以自学成才的一门学科,但是要有一定的悟性,再结合自身的实践,最终是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的。
中医学派分支非常的多,有温病学派、补土派、寒凉派、经方派、火神派等等,但是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学习经典,需要死记硬背的篇幅必须烂熟于胸,这样才能遇到病人的时候才能立刻做出反应。不能把着脉还翻着白眼想这是怎么回事。那就与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区别了,有病现查百度、谷歌。有句话说的特别到位,“一查百度全是病,再看抖音坟已定。”
下边我列举下中医学必修书籍
陈修园医学全书
陈修园是迄今为止对《黄帝内经》《伤寒论》注解最为融汇贯通的一人,应该说没有之一,他的书是必看。
频湖脉学
李时珍著的《频湖脉学》是中医学习者必须会背,把脉的要领,判断生死尽在其中。
难经
作为四大经典之一,对难经的学习必不可少。
郑钦安医学三书
《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郑钦安虽然是清朝人,但是他的文字已经很好理解了,读起来没有什么障碍。而且郑钦安在伤寒论研究方面也是大家,但是由于他善用姜附,后世有人称为姜附先生,后又称火神派鼻祖。
扶阳讲记
作者卢崇汉是郑钦安的第四代传人,与郑钦安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现在也是中国的一位名医,在重症治疗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
三教决疑、儒学新用、中医破执(上下)
作者王正龙,是我的老师,他在医学方面受到陈修园、郑钦安的影响,而且他是唯一讲过中医四大经典的人,网上有很多他的学习资料。在中医破执书中对具体的病证也描写的非常清楚,也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
中医基础理论
作为中医院校生的教材,还是非常有必要学习的,虽然里面有些并不是完全正确(与黄帝内经不相符),但是大部分内容是对的。
这就是学习中医的必看书籍,《黄帝内经》《伤寒论》是包括在陈修园医学全书之中的,陈修园只是注解了重要部分,完全版的《黄帝内经》素问、灵枢,需要单独购买学习。
《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
以上推荐的书应该说都是思想统一,无自相矛盾的书目,由于中医学派众多,中医书籍更是多如繁星,不同学派之间的理论体系也多有矛盾,这给学习中医的朋友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往往是书读的越多,越糊涂,同样的毛病每本书上给的解释都不一样,用药上更是千差万别,所以中医学习必须从经典学起。
经典的作用
刚拿起《内经》翻了翻,发现里面没有一方一药,那《内经》怎么就成了中医的经典了呢?
《内经》讲的其实就是“人体公式”,人体气血运行的公式,就好像数学中a+b=b+a一样,告诉你的是规律,但是真正解决问题了,就要把a、b替换成病证和药量了学中医必看的书籍,而解决问题这本书就叫《伤寒论》。这就是《内经》与《伤寒》之间的关系学中医必看的书籍,很多人只学《伤寒》但是并不知道《内经》公式的规律,所以把《伤寒》就变成了死法,分不清楚虚实,只看到了症状,这就会造成严重的误治。
最后感谢大家的支持,喜欢的动动小手转发一下,祝大家学习愉快。
千方网: 本站覆盖海量全网中医资源,《易玄佛道》稀缺资源 ,为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anfang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