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网: 本站覆盖海量全网中医资源,《易玄佛道》稀缺资源 ,为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anfang991

春季养肝的重要性

中医常说,“百病从肝治,养肝如养命”。中医五行学说将春季归属于“木”,而肝脏在五脏中也属“木”。木性生发,象征着生长、升发、条达的特性。春季阳气初生,万物复苏,正是肝脏功能最为活跃的时期。春季养肝,顺应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有助于人体与自然界同步,达到阴阳平衡、气血调和的状态,是顺应自然规律、维护身体健康的关键。

高血压的中医药保健_高血压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_高血压病中医养生保健方案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医养肝方法

01

起居作息法:顺应天时,夜卧早起

中医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体的生理节奏应与自然界的变化相协调。

睡眠养肝

(1)黄金时段:晚11点至凌晨3点为肝胆经当令,需进入深度睡眠。

(2)睡前调理:睡前1小时热水泡脚(可加艾叶15克),按摩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3分钟,助肝气疏泄。

春季起居要点

(1)晨起梳头:用木梳从前额梳至后颈100次,刺激头部经络,助阳气升发。

(2)避免过劳:“久视伤血,久坐伤筋”,连续用眼1小时需闭目养神5分钟。

高血压病中医养生保健方案_高血压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_高血压的中医药保健

(图片来源于网络)

02

情绪调肝法:疏肝解郁,心平气和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与肝脏健康密切相关。长期的情绪压力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肝脏功能。春季阳气升发,情绪波动较大,养肝有助于调节情绪,预防心理疾病。

情绪与肝的关系

(1)肝主疏泄:长期压抑、焦虑易致肝气郁结,表现为胸闷、胁痛、月经不调。

(2)肝火扰心:急躁易怒可引发头痛、失眠、血压升高。

调理方法

(1)肝主疏泄:长期压抑、焦虑易致肝气郁结,表现为胸闷、胁痛、月经不调。

(2)肝火扰心:急躁易怒可引发头痛、失眠、血压升高。

高血压病中医养生保健方案_高血压的中医药保健_高血压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

03

饮食养肝法:以食为药,调和肝气

食疗原则

(1)疏肝理气:多吃绿色蔬菜(如菠菜、芹菜、茼蒿),其色青入肝,能疏肝解郁。

(2)滋阴养血:肝血不足者宜食枸杞、红枣、黑芝麻、猪肝。

(3)清肝降火:肝火旺者可选菊花、决明子、苦瓜、绿豆。

经典食疗方

(1)枸杞菊花茶:

材料:枸杞10克、菊花5克。

做法: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功效:清肝明目,适合用眼过度、眼干涩者。

(2)玫瑰陈皮饮:

材料:玫瑰花5克、陈皮3克、冰糖适量。

做法:沸水冲泡,闷10分钟后饮用。

功效:疏肝理气,缓解情绪抑郁、胸胁胀满。

(3)四物猪肝汤:

材料:当归10克、熟地15克、白芍10克、川芎5克、猪肝100克。

做法:药材煎煮30分钟,加入猪肝煮熟调味。

功效:补肝血,适合面色苍白、月经量少者。

饮食禁忌

(1)忌辛辣刺激(如辣椒、酒精)以免助肝火。

(2)减少油腻高糖食物,预防脂肪肝。

高血压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_高血压病中医养生保健方案_高血压的中医药保健

(图片来源于网络)

04

运动养肝法:导引气血,柔筋健体

传统导引术

(1)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

动作重点:缓慢扭转腰部,配合呼吸,可疏通肝经气血。

(2)太极拳-云手式:

通过手臂画圆带动全身气机流动,缓解肝郁。

日常锻炼

(1)侧压腿:双腿分开站立,向一侧弯腰,手尽量触脚,左右交替各10次。

(2)敲胆经:沿大腿外侧(裤缝线位置)自上而下轻敲,每日5分钟。

高血压病中医养生保健方案_高血压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_高血压的中医药保健

(图片来源于网络)

05

中药调理

对于一些已经出现肝功能异常或者体质较弱的人来说,单靠日常调理可能效果不明显。这时,在中医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适当使用一些中药方剂可以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常用的养肝中药方剂有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具有疏肝解郁、调和气血的功效。但需要注意的是,中药调理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服用。

高血压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_高血压病中医养生保健方案_高血压的中医药保健

(图片来源于网络)

06

穴位按摩

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而穴位则是经络上的重要节点。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每天睡前或起床后,可以花5~10分钟按摩太冲穴、期门穴、肝俞穴等穴位,动作要轻柔,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长期坚持可以养肝,还能改善睡眠质量。

高血压病中医养生保健方案_高血压的中医药保健_高血压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

高血压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_高血压的中医药保健_高血压病中医养生保健方案

(图片来源于网络)

高血压的中医药保健_高血压病中医养生保健方案_高血压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

注意事项

1、忌滥用补药:肝病多因“郁”而非“虚”,盲目进补可能加重湿热。

2、避免熬夜:连续3天熬夜即可导致转氨酶升高,损伤肝细胞。

3、注意气候变化:春季气温变化较大,应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冒。感冒会影响肝脏功能,增加肝脏负担。

4、定期体检‌:对于慢性肝病、肝硬化等特殊人群来说,定期体检非常重要。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了解肝脏的健康状况,发现问题早诊断、早治疗。同时,要遵循医嘱调整生活习惯和用药方案。

科室简介

深汕院区中医科于2021年5月正式开科,由中医科病区、中医科综合门诊及中医各专科门诊组成。深汕院区中医科致力于发展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综合性科室,传承中医国粹,服务百姓健康。科室现有医务人员共22人,是一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队伍,现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8名,资深技师共6名,其中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14名。门诊均由院内外名中医、高职称、高学历医师坐诊,囊括内科、妇科、儿科、骨科、肿瘤科等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与养生调护。

中医科以大综合小专科为特色,主要采用辨证与辨病、中药与西药、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诊疗方式,并开展了针灸、艾灸、火罐、刮痧、雷火灸、等近30项中医特色疗法,中医科病区及门诊以中风后遗症为学科特色,亦涵盖了老年病、呼吸系统疾病、妇科疾病、不孕不育及其他疑难杂症的中西医诊疗;中医针灸专科门诊及中医骨科门诊擅长治疗各类痛症、脑血管疾病康复、神经损伤恢复,以手法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病变引起的颈、肩、腰、腿、膝痛及相关疾病,以及外伤所致的骨折、脱位、伤筋等疾病。

此外,为进一步发展科室医、教、研为一体的综合工作,特邀请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本部)专家及其他院外名中医在深汕院区定期出诊、讲课,在为老区群众带来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提升科室的专业水平。深汕院区中医科秉承中医文化,弘扬中医特色,坚持中西医结合,不断开拓创新,精修仁心仁术,维护患者心身健康。

深汕院区中医科护士站咨询热线:0660-

高血压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_高血压病中医养生保健方案_高血压的中医药保健

深汕院区中医科团队

专家简介

高血压的中医药保健_高血压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_高血压病中医养生保健方案

李建军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第七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临床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现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科主任。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理事高血压病中医养生保健方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自然疗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癌症康复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高血压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常委。《中药材》、《环球中医药》杂志编委。

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36年,擅长乳腺癌、鼻咽癌、肺癌、肝癌、结肠癌、宫颈癌等恶性肿瘤和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心律失常、中风等疾病中西医结合防治,同时,运用经方治疗疑难重症亦有较深造诣。

高血压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_高血压病中医养生保健方案_高血压的中医药保健

蔡悦

主任中医师,现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30余年,是汕尾地区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脾胃消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肥胖与体重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优秀基层中医工作者”、“南粤最美中医”荣誉称号获得者。

高血压的中医药保健_高血压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_高血压病中医养生保健方案

曹林辉

副主任医师,现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兼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传统医学会老年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近20年,主持参与国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及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共10项,发表论文10余篇,经方专著副主编2部。

擅长经方加针灸治疗良恶性肿瘤(乳腺癌,妇科肿瘤,乳腺结节),呼吸、心脑血管疾病、风湿、外感病,月经不调,睡眠障碍。

高血压病中医养生保健方案_高血压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_高血压的中医药保健

艾亮

主治医师,医学博士,现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人事科副科长。兼任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骨科临床与康复技术分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骨肿瘤与骨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脊柱和骨关节病,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和科研工作。近年来在相关领域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 SCI2 篇, 主持及参与省级课题 5 项,获评第九届羊城青年好医生。

擅长正骨手法、筋膜手法、针灸及传统中药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胸椎小关节紊乱、腰肌劳损、筋膜炎、腱鞘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跟痛症等疾病。

高血压的中医药保健_高血压病中医养生保健方案_高血压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

黄嘉颖

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0年。担任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食管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汕尾市医学会肿瘤内科学分会委员,师从肾病专家、广东省名中医欧阳永红教授。

擅长:运用圆运动六经辨证体系及经方治疗恶性肿瘤、慢性肾病、肺病、肝胆胃肠病、失眠、咳嗽、咽炎、皮疹瘙痒、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小儿口臭便秘、小儿发热等内科及妇儿病症,在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病管理方面经验丰富,针灸治疗颈椎病、眩晕、偏头痛、腰腿痛等疾病效果显著,对中医养生保健有独特见解。

高血压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_高血压的中医药保健_高血压病中医养生保健方案

马彬铭

主治医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学七年制硕士研究生,从事临床工作10余年,先后在血液内科及肿瘤内科工作,在校期间跟师邱和明、林丽珠教授学习,擅长中医治疗贫血、再障及肺癌、肠癌等血液病、实体肿瘤,特别是对肿瘤放化疗后及缓解期的中医中药调理;同时利用中医内外治配合三氧治疗皮肤病有独特的见解。

高血压病中医养生保健方案_高血压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_高血压的中医药保健

黄俊宇

主治医师,中医学硕士,现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中医科门诊区长,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高血压病中医养生保健方案,师从广东省名中医邓晋丰教授,参与省级课题2项,发表专业论文数篇,研习切脉针灸及清宫正骨流派手法,擅长骨伤科疾病中西医诊治。

擅长:运用针灸推拿、手法正骨、中药辩证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膝骨关节炎、腕管综合征、踝关节扭伤、痛风及类风湿关节炎;运用小针刀治疗腱鞘炎弹响指、网球肘、跟痛症等骨伤科疾病。对肿瘤术后及放化疗后中药调理、焦虑失眠、感冒咳嗽、痤疮鼻炎、胃肠功能紊乱等内科杂病的中医治疗亦颇有经验。

高血压病中医养生保健方案_高血压的中医药保健_高血压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

肖海威

主治医师,中医学硕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针灸学会子午流注专委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专委会成员,主持参与省厅级课题2项,于SCI及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篇,师从广东省中医院疑难杂病中心徐国峰主任、中医经典科颜芳主任,擅用经方治疗各类内科疾患,尤擅咳嗽等呼吸道疾病、睡眠障碍、头痛头晕、胃肠不适、荨麻疹、痤疮、鼻咽炎及虚人体质调理。

高血压的中医药保健_高血压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_高血压病中医养生保健方案

颜耿杰

医师,中医学硕士,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参与省级课题1项,在SCI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各种肝病。

出诊时间详见微信公众号。

千方网: 本站覆盖海量全网中医资源,《易玄佛道》稀缺资源 ,为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anfang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