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网: 本站覆盖海量全网中医资源,《易玄佛道》稀缺资源 ,为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anfang991

点击蓝字关注我,有问题扫描文章末尾二维码 免费向我咨询

中医健脾祛湿经典方_健脾祛湿医案_中医健脾除湿有哪些方法

脾胃不适是湿气太重了!一个祛湿“经典方”,全面调理脾胃,去除不适的根

无论是胃胀、胃痛、还是食欲不振、大便溏稀等,说到底它们的根源,很多都是体内的湿气过重,脾胃运化失常。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湿,若湿气过重,超过了脾的运化能力,就会导致脾胃功能失调。

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影响脾胃的升降功能,进而出现各种脾胃不适症状。

因此,治疗脾胃不适的关键,就在于祛湿健脾,如果一味的使用止痛药或开胃药中医健脾祛湿经典方,不解决根源问题,症状还会反复出现。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祛湿的“经典方”,可以全面调理脾胃,去除不适的根!

这个方子就是出自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名方:参苓白术散。

中医健脾祛湿经典方_中医健脾除湿有哪些方法_健脾祛湿医案

参苓白术散:人参15g,白术15g,茯苓15g,炙甘草15g,山药15g,白扁豆15g,莲子15g,薏苡仁15g中医健脾祛湿经典方,桔梗15g,砂仁15g。水煎服,每天一剂。

此方的主药是人参、白术、茯苓,这三味药可以健脾益气,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从根本上解决湿气产生的原因。同时,山药、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等可以进一步健脾祛湿,辅助主药发挥作用。砂仁、桔梗可以调理脾胃之气,使脾胃的运化功能更加顺畅。

在临床上治疗脾胃不适的时候,我也会建议患者朋友搭配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疗或生活方式调整,双管齐下,争取最快的时间把脾胃问题治好。

门诊医案

就像我之前接诊的一位患者,他经常胃脘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稀。后来去医院检查,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期间在医院治疗效果不理想,拖着拖着症状还加重了,胃脘部疼痛,嗳气,反酸,兼有身体乏力,困倦。于是,经人介绍找到我这里。

当时,我了解完这些情况,看到患者脸上,有苍白之色,虚浮。细问得知,他平常小便色黄,舌苔白腻,搭脉发现脉沉细弱。

诊断为:脾胃虚弱,湿气过重。

见方: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山药、白扁豆、莲子、薏苡仁、桔梗、砂仁、黄芪、厚朴、木香。

健脾祛湿医案_中医健脾除湿有哪些方法_中医健脾祛湿经典方

结果如何呢?

患者服用10剂后,胃脘胀满明显减轻,食欲增加,大便溏稀情况有所改善;效不更方,患者续服20剂,最终把脾胃不适症状基本消除。

这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我们来看患者小便色黄,说明身体里有湿气;而舌苔白腻,脉沉细弱,面色苍白虚浮,这些都是脾胃虚弱、湿气过重的表现。

同时,脾胃虚弱,运化动力不足,就没办法把食物消化吸收好,所以我们要健脾益气。

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黄芪等这些,都是健脾益气的;山药、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等,可以进一步健脾祛湿;厚朴、木香可以调理脾胃之气,使脾胃的运化功能更加顺畅。

全方以健脾益气为主,祛湿为辅。这样一来,脾胃功能强了,湿气自然没了,脾胃不适症状也就消除了。

END

中医健脾祛湿经典方_中医健脾除湿有哪些方法_健脾祛湿医案

我是李素娟,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科中医师,从事脾胃相关工作已有30余年,经验丰富,帮助万千患者改善脾胃健康,如果你也有脾胃相关问题,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说出你的症状,我帮你辨证调理。

千方网: 本站覆盖海量全网中医资源,《易玄佛道》稀缺资源 ,为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anfang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