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网: 本站覆盖海量全网中医资源,《易玄佛道》稀缺资源 ,为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anfang991
现代人常被体胖难减、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四肢乏力等问题困扰。这些看似零散的症状,背后往往隐藏着同一个“元凶”——湿重。
关于湿的来龙去脉可以看上几篇推文:
1、要了解湿首先要了解水在体内是怎样运行代谢
2、祛湿不是单纯的红豆薏仁水就可以。依据水液在体内运行的规律最经典的祛湿中医方子,要从根源上祛湿,应健脾升阳兼顾补益肺脾肾
3、“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在体内为什么那么难祛除,这得从湿邪的特性说起:湿邪重浊、黏滞、趋下,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且病程缠绵难愈。
4、湿那么难缠,那么难去除,那湿从哪里来呢,大体分为内湿和外湿两大来源
5、很多人觉得体内湿气重,那从哪些方面来判断呢,如何自己在家就可以做出判断呢?“晨起10秒判湿法”教你晨起10秒在家判断自己体内湿的情况
前面的文章大体把“湿”的来龙去脉撸清楚,那接下来最重要也是大家最关注的就是怎么样能够更好的祛湿!祛湿关乎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后会分不同章节给大家细述,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中医食养古方。
今天分享的这个祛湿古方,具有补脾益肺温肾,升阳助阳祛湿。从根源唤醒体内动力,让身体重获清爽与活力。
人参、肉桂、茯苓、山药、莲子、薏仁、白扁豆,芡实,陈皮
这个方子有何妙处?我们先来思考,祛湿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祛湿的灵魂的到底是什么?
湿为阴邪,阴邪需要阳气来化,所以祛湿的本质是扶阳。
为什么你身上的湿气会越聚越多?因为水在体内运化出了问题。水在体内的运化与脾肺肾关系密切,其中脾关系最大,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运化食物和水液)。脾一旦运化起来,它的升清降浊功能就会得到充分发挥,浊气往下降,清阳往上升,头脑清爽,身体轻盈,湿气荡然无存。
祛湿的本质是扶阳,祛湿的灵魂是健脾,兼顾补肺益肾
这个方子谁来扶阳,谁来健脾,谁来补肺益肾呢?
靠四位君子,靠四位君子齐心协力,通力合作,各司其职共同完成健脾扶阳的重任。
这四味君子是:人参、肉桂、茯苓、山药。
1.人参:《神农本草经》记载:主补五脏,安精神。人参大补元气,补一身之气,以补肺脾之气为主。
2.茯苓:《药性论》记载:其健脾渗湿,善安心神。茯苓健脾利水渗湿,祛湿效果最显著的。
人参与茯苓是健脾祛湿的黄金搭档
人参可以加强脾肺的气化功能,主升,茯苓把身上的水湿通过小便的形式往下利出去,主降浊。这一升一降,脾胃这个轮子就运转起来了。
3.肉桂:《本草纲目》记载:治寒痹,风喑,阴盛失血,泻痢。其“气厚而下行,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血通经之功效。”
肉桂可以改善我们内脏深处的水液循环。肉桂它有两个最厉害的本事,温暖脾胃中焦,和引火归元,补命门之火,把先天肾后天脾都照顾到了。
肉桂好比补肾药中的君子。它的热还能增补脾胃阳气,温通经脉,让我们的中焦运化开来,腹部温暖了、寒气没了,新陈代谢能力增强,湿气、痰浊等垃圾也就被清运出去了。
4.山药:《本草纲目》记载: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山药自古就有“山药山药,山中之药”的说法。肺脾肾三脏皆可补(健脾,补肺,固肾。)
四君子解决了祛湿的根本与灵魂,接下来就好办了,解决了主要矛盾,我们再来解决次要矛盾。
为加强健脾祛湿的功效,于是又叫来小伙伴白扁豆和芡实来协助。白扁豆和芡实也是健脾的,同时还有止泻的作用,很多脾虚湿气重的人不是有慢性腹泻、便溏吗?白扁豆和芡实就可以搞定。
又是人参又是肉桂又是山药的,补太过了怎么办?不怕。有陈皮来帮忙。陈皮可以理气,把补进去的气理得顺顺当当的,从而避免气滞。陈皮有一股特殊的芳香,我们知道脾有一个特点,特别喜欢芳香,芳香可以醒脾,把慵懒的脾胃叫醒,让脾胃精神抖擞。陈皮这味药一用上,很多人的胃口就开了。
这边在补那边在漏也不行啊,于是又加了一点莲子,莲子可以健脾可以固肾,有止泻止遗止带的作用,说白了与芡实一样,有一种很强的固涩能力、封藏能力,让身体的精华物质不白白流失。
最后茯苓渗湿,身体水湿太多,茯苓单打独斗难免寡不敌众,于是叫来力道更猛的薏仁,薏仁一来,那架势水湿吓得望风而逃啊。我们知道薏米是寒凉的,但是用在这个方子里完全不用担心,因为有了配伍,薏米的寒凉完全中和掉了,只剩下利水的的作用,而且这里的薏米不是主角,只是小小的配角。
这个古方专以祛湿而设。是祛湿方中最经典、最平和的,以“升清阳、补肺气,健脾气,温肾气,祛湿浊”为纲,药物配伍环环相扣,既有升阳的巧劲妙法,又有祛湿的雷霆手段
另外此方在空腹的时候服用,也就是在饭前服用。因为脾胃虚弱者以空腹服用为佳,空腹意味着胃中没有食物,这样可以减少脾胃的负担,使得药物更容易被吸收。
中医的处方调整因医生经验和患者个体差异而异最经典的祛湿中医方子,所以每个人的治疗方案可能都不一样。如果感觉身体不舒服,最好还是咨询专业医生,按照他们的建议来用药。
千方网: 本站覆盖海量全网中医资源,《易玄佛道》稀缺资源 ,为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anfang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