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网: 本站覆盖海量全网中医资源,《易玄佛道》稀缺资源 ,为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anfang991

浑源近代黄芪商——王士杰

兼记浑源黄芪贸易加工史

韩众城

目录

家世渊源 清末民初│时间坐标

跑骡驮子 1925年前│时间坐标

下城伊始 1925年—1927年│时间坐标

吉成店与庆成厚 1927年—1933年│时间坐标

祁州药市与浑源黄芪 清初—1937年│时间坐标

浑源的黄芪加工业 1933年—1939年│时间坐标

弄潮天津 1940年—1947年│时间坐标

天津蒙难 1947年—1948年│时间坐标

大峪沟与小峪沟 1948年—1949年│时间坐标

黄芪加工技术 1950年│时间坐标

轰动津门 1950年│时间坐标

王士杰黄芪庄 1951年—1953年│时间坐标

公私合营 1953年—1955年│时间坐标

黄芪加工厂 1954年—1979年│时间坐标

浑源黄芪现状 1980年—至今│时间坐标

黄芪集散中心的变迁 明末—至今│时间坐标

中国黄芪之乡 清初—至今│时间坐标

家世渊源

清末民初│时间坐标

浑源县南部山区的黄芪坡地,大部分属于有本事的山农私有,几乎每个村子都有一个富庶大户,黄芪的畅销使他们赚得盆满钵盈。例如,王庄堡村德元亨商号的主人李身麟(1880—1958)就是较为有名的“黄芪老财”,有一句民谣“李身麟,跑祁州,大把白洋花花流;李身麟,赶天津,没有几年就成大财东”,便是其进行黄芪经营的真实写照。

繁峙有名的中医_繁峙中医都有谁_繁峙中医院中医擅长

中国黄芪之乡——官儿乡

王士杰(1902—1979),世居山西省浑源县官儿乡石窑村,石窑村位于官儿村西4里,其祖父王万知就是清末民初当地出名的“黄芪老财”。那时在西南山区,王万知的大名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人们总会用“牛羊满圈、骡马成群”来形容他的富有,他喂有一犋牛(两头)、六七头骡子,养了百十多只羊。在地处荒山野岭的石窑村,王万知在当街最好地段盖了四处瓦房院,他与3个儿子各住一处,从这一点便可证实其昔日的富庶。王万知以黄芪发家,在石窑村及周边村庄拥有数百亩黄芪坡,常年雇佣有十几个劳工。

每年白露过后,一些外地药商就会进山来收购黄芪,山上坡下,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最热闹不过。王家坡地刨的带收别人的黄芪,得有100多个黄芪捆子,每年能经营1万多斤黄芪。这些黄芪晾干打捆后,一部分发往北向45里的浑源城,一部分发往南向56里的繁峙县砂河镇,这两个地方是黄芪购销的货物集散地,用牲口驮运只须半天的行程。黄芪坡都在山区,向外转运只能走“高脚路”(牲畜走的难行山路),由骆驼、骡子、驴等牲口来驮运。骆驼体型大,能驮3捆,约400斤左右;骡子体型次之,能驮2捆,约250斤左右;毛驴体型小,也驮2捆,只是打得捆子小点儿,约200斤左右。王万知老汉虽然自家有骡子,但在秋忙时不够用,就得雇别人家的牲口。当时有不少养骡驴的户家,养骆驼的则主要在南关、王千庄等两个村子,因此无论雇骆驼还是雇骡驴,都是很方便的。

繁峙有名的中医_繁峙中医院中医擅长_繁峙中医都有谁

繁峙有名的中医_繁峙中医都有谁_繁峙中医院中医擅长

大山深处的石窑村

王万知育有三子。长子王耀,人们管他叫“大愣”,家里为他娶了房媳妇,虽分得一份家业,但因自小脑子不太灵光,以后也就败落了。次子王宽,脑筋聪明,思维敏捷,可是世家子弟往往不成器,沉湎于烟酒的嗜好,洋烟瘾起来乏得不管事,过足瘾后舒服得不管事,硬是把自己的那份光景败完了。三子王印,后改名王光华,是弟兄三个最有出息的,中学就读于城里的东关书院,民国期间当过和顺县公安科科长,他先后娶过两房夫人,他跟着读过太原卫校的二夫人学会了行医,1949年前后举家搬迁到陕西蒲城,在二工局医院当了一名中医,晚年时才回归故土。

王士杰的父亲是王万知次子王宽。王宽共娶过三房女人,女方娘家都住在西南山区小村庄,3个村子和石窑村相距不远,家里的大人也算知根知底。头一房女人娶的是穆家庄的,第二房女人娶的是李家庄的,都早早的没了,也没有留下后代。第三房女人娶的是龙蓬峪山羊沟村的张氏,这个女人又聪明,肚皮又争气,接连生了三个小子——王士杰、王士贤、王士智。在当时的社会,女人再聪明也不顶事,缠着小脚出不了门,只能在家里出出点子。晚年时,她想进县城住儿子家,还得儿子雇上驴骡驮下城来。王张氏抱怨过丈夫不争气,但他一辈子就那样,也只有认命了。每每和孙子们谈起家事,她总是这样说:“你爷爷是个一辈子不管闲事的人,脑筯好,就是吃大烟把光景吃穷了。”

王万知家族谱系简图

繁峙中医院中医擅长_繁峙中医都有谁_繁峙有名的中医

跑骡驮子

1925年前│时间坐标

王士杰生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属虎,从小就十分机敏,和小伙伴们爬山下沟玩耍时,总是打头的那一个。长到八九岁时,到了入学的年龄,他却不愿去读书。祖父王万知很有见地识见,说是“不念书不行”,就承担起他读书的全部花费,供养着让他去读书。可是,王士杰玩心太重,去了学校就谋逃校,几天就跑得连人影都找不着。几次三番,王万知老汉灰心了,无奈地说:“王士杰,你怎么就不听话繁峙有名的中医,咋得是这么个孩子,就是不念书!”打又不舍得打,管又管不了,就只有随着他的性子了。

1916年,王士杰已长成了半大小子,王万知老汉觉得在家里呆着也不是个事,该出去历练历练了,就让他用自有的三四头骡子和土岭、官儿一带养骡子的人家合伙,一起去跑骡驮子吧。跑骡驮子,就是跟着骡帮子赶骡子,骡驮子上面放着运输的货物,往返于甲、乙两地之间,赚的是相当于运费的脚力钱。骡帮子通常有十五六头、二十几头骡子,分属三四户人家,每家出一个赶骡人,合伙长途运输货物。石窑村往浑源城、繁峙县砂河镇贩运黄芪是短途运输,只有一天以内的行程;骡帮子搞得是长途运输,往返一趟则需要10天开外甚至一个多月的时间。

浑源对外的传统长途运输贸易,大致说来,有骡帮子和骆驼帮两种形式,所走的路线也不同。骆驼帮走得是西线、北线,目标地基本上是内蒙古集宁、包头等地,有时也会远至“大圐圙”(库伦,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繁峙有名的中医,沿途都是草原、沙漠。骆驼帮驮出的货物与骡帮子差不多,而“大圐圙”那一带物质匮乏,驮回来的货物几乎没有,带回的就是银元和黄金,直至返回到化德、兴和、商都、集宁、卓资山这一线,到了这些人烟较密集、农业较发达的地方,就从那里往回驮大量的莜麦、小麦,别的粮也不运来。浑源单靠本地产得粮食不够用,每年都要从内蒙古运进莜麦和小麦,运输工具除了骆驼队外,最常见得是板板车。板板车是一种非常原始的运输工具,零部件除了铁轴以外均为木头制作,由1头牛做牵引,1辆板板车最多拉四五百斤粮食,1个脚夫赶着3辆板板车,一来就是一长串,就像是拉骆驼似的。赶车的脚夫都是定居在内蒙古的汉人,他们昼行夜宿,不舍得住店就蜷缩在板板车上过夜,比骡夫和拉骆驼的还要辛苦。

繁峙有名的中医_繁峙中医都有谁_繁峙中医院中医擅长

恒山山脉的黄芪核心产地

浑源的骡帮子,跑得是东线、南线,目标地基本是东南方向的河北省行唐、唐县、祁州一带,有时也会远至南面的太原和东面的天津、北平。骡帮子从浑源驮出的货物,多为白酒、麻纸、黄芪、铜器、铁器、砂器、笼箩等,浑源烧酒是输出的最大宗货物,在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非常受欢迎,“抽水烟下兰州,喝烧酒浑源州”的民谚在黄河以北地区广为流传;驮入浑源的除了银元外,多为布匹、棉花、枣类、水果类等货物。头骡是骡帮子中最英雄的骡子,它总是走在骡帮子最前面,起着开路先锋的作用。头骡体格大、力气大、驮得货物也多,脖子上挂着铜制的大串铃,走路时发出“欻啦欻啦”的声音,往往骡帮子尚没落眼,就能听到一里以外传来的“咣当咣当”的串铃声。末骡是走在骡帮子最后面的骡子,脖子挂的是扁圆铃铛,里头有个小铁锤芯儿,走路时就会摆来摆去地敲打着铃铛。末骡很会察颜观色,骡帮子起身时,只要有一头骡子不走它就不走,还会用嘴头子拱着那头不走的骡子,催着赶紧跟上,以尽到断后的责任。骡子调教好了是通人性的,时间久了,就会知道自己在骡帮子里充当什么角色。

王士杰刚跑骡驮子时,只是个十四五岁的孩子,力气小抬不动骡驮子,心疼孙子的王万知老汉就给买了头毛驴儿,让他骑着毛驴走,自家的骡驮子恳请同行骡夫帮着抬上抬下。别的骡帮子,都是几个骡夫牵着十几头骡子走。王士杰这队骡帮子,却有他这么一个小孩骑驴跟着走,这也成为众多骡帮子中的一道与众不同的风景。通常来说,骡帮子一天能走七八十里路,骡夫跟着走一天路就累得够呛,还要往骡子身上抬驮子、装卸货物,每天在打尖、住宿时,抬骡驮子的次数就达4次之多。骡夫们除了自家的骡驮子,还要分担王士杰的骡驮子,王家4头骡子共负重上千斤货物,这无疑是一个额外而沉重的体力负担。

跑了一两年骡驮子,聪明的王士杰就把行程摸透了。该在哪里上货,该在哪里打尖,该在哪里留宿,该在哪里卸货,均了然于胸。骡夫们见他伶俐,又有单独骑的毛驴,就帮助他照料骡帮子里的骡子,让他替骡帮子打前站。每次上路时,骡夫就问:“王士杰,咱们今住哪里呀?”王士杰根据天气和货物作出判断,告诉当天要在哪村停留、哪店住宿。交待完后,他便提前一两个小时起身,骑着毛驴打前站去了。到了前面要住的车马大店,王士杰就让店家提前准备多少人的饭、多少头骡子的草料,告诉骡帮子到达的大概时间。

繁峙有名的中医_繁峙中医院中医擅长_繁峙中医都有谁

翻山越岭的骡帮子

这队骡帮子常走的路线是往河北行唐一带运货,头天从石窑村向东南方向出发,起得身早,就住在距离100里的繁峙县神堂堡村,起得身迟,就住在距离50里的繁峙县大营村。等到浩浩荡荡的骡帮子进了店院,王士杰早已把一切支应好了,洗脸的热水、热乎的饭菜、切便宜的草料,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店家马上就迎上前来,嘴里不停地嘘寒问暖,招呼着骡夫卸骡驮子,往马棚牵骡子,帮骡夫搬铺盖,引着去伙房吃饭。王士杰趁店家安顿受苦人的功夫,赶紧吃上几口饭,就又遛骡子去了。他先让骡子在马槽饮完水,再牵出野地让骡子打几个滚解乏,不打滚就恢复不了体力,地越平坦、土越塇软,打起滚来就越好。骡子打滚时,得把身子翻过去,如果在地上卜楞了半天也没翻过去,这头骡子就有毛病了,体力就不能完全恢复。

骡帮子搞长途货物运输,或低买高卖,或单纯赚取运费,都需要有个简单的收支核算。骡夫们只懂得使蛮力赚钱,大字不识一个,王士杰虽也没念过书,但却会写记帐码子,因此记帐的事就由他揽下了。当时,华北地区民间商界广泛使用的记帐码子是一种苏州码子,不是现在通用的阿拉伯数字(俗称洋码子)。苏州码子从0至10的写法分别为:“〇 〡 〢 〣 〤 〥 〦 〧 〨 〩 十”,是一种进位制记数系统。记帐时,为了避免“〡 〢 〣”组合排列时连写的混淆,在偶数位都写为“一 二 三”的横式写法。苏州码子没有小数点的概念,因此在第1行的数值的下面,第2行专门用来记数量级和计量单位,第2行第一个字代表第1行数值首位数字的数量级,第二个字代表第1行数值的计量单位。例如,第1行是“〤 〇 〢 三”的数值,“〣”因在偶数位而写成“三”,本应该代表的是4023;但是,如果第2行是“千元”,则表示是“4023元”;第2行是“拾元”,则表示的是“40.23元”。再如,第1行是“〨 〥”,第2行是“千斤”,代表的就是“8500斤”。骡帮子的每趟货物运输,到了目的地进行货物交接,王士杰就要对照着记账码子和商号清点验收,保证货物交割两清。

苏州码子与阿拉伯数字对照表

繁峙中医院中医擅长_繁峙有名的中医_繁峙中医都有谁

在这个骡帮子中,王士杰既能打前站,又会写记帐码子,可以说是骡帮的核心人物。骡夫们觉得有王士杰在,凡事不用过多操心,即使为他抬骡驮子也心甘情愿。就这样,鱼帮水、水帮鱼的,他们合伙了整整十年之久。

未完待续

校对:雪芳

千方网: 本站覆盖海量全网中医资源,《易玄佛道》稀缺资源 ,为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qianfang991